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虎翼军指挥使

虎翼军指挥使

官名。宋代兵制,百人为都,置正副都头。五百人为一指挥,置指挥使、副指挥使。宋代军队的指挥使。类似现在加强营的营长。见《宋史·兵志四·河北河东强壮》。

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拣雄武军弩手立为上铁林,其次为下铁林;雍熙四年改殿前司上铁林为殿前虎翼,改侍卫司铁林为侍卫司虎翼;淳化四年选精锐者为上虎翼;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又择善水者立为上虎翼,六年又诏京都诸军择善水者习战金明池,七年立为虎翼水军,共有“指挥”九十六,京都九十,及水军一,襄邑、东明、单各一,长葛二。见《宋史·兵志一、兵志二》。参看《宋史·职官六·殿前司、侍卫亲军步军》。

虎翼军指挥使即虎翼军一指挥的长官。

猜你喜欢

  • 均工下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司市下大夫均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 左车骑将军

    官名。东汉末及三国蜀后主时均曾分置车骑将军为左、右,为领兵武职。参见“车骑将军”。将军名,东汉灵帝时置,位次车骑将军,掌帅兵征伐。《后汉书·孝灵帝纪》:“以皇甫嵩为左车骑将军……北宫伯王等寇三辅,遣左

  • 两京武库署丞

    见“两京武库丞”。

  • 狱司空

    官名,汉置,掌牢狱。应劭《汉官仪》:“绥和元年,罢御史大夫官,法周制,初置司空。议者又以县道官有狱司空,故覆加‘大’,为大司空。”吏名。汉置于诸县,专主监狱。《汉官仪》说:“绥和元年(公元前8年),罢

  • 左猛贲

    渤海国十卫之一,相当于唐朝的十六卫,置大将军一人、将军一人。

  • 左平

    官名。汉置,掌平诏狱。《后汉书·百官二·廷尉》:“左平一人,六百石。”注:“掌平诏狱。”《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廷尉》:“宣帝地节三年初置左、右平,秩皆六百石。”

  • 札调

    清制,凡以“札”调动官员称札调。

  • 辟田入仕

    在和平条件下使民以粮谷捐官的制度。秦在战国时即已实行此制,其用意在于劝农。《商君书·靳令》说:“民有余粮,使民以粟出官爵,官爵必以其力,则农不怠。”不过实际上纳粟拜爵在整个秦代,见于文献记载的仅有一例

  • 太子亲卫郎将

    官名。即太子左、右卫率府亲府次官。详见“亲府右郎将②”、“亲府左郎将②”。

  • 使匈奴副校尉

    官名,西汉置,掌使匈奴处理与其有关事务。《汉书·萧望之传》:“(望之子)由字子骄,为丞相西曹卫将军掾,迁谒者,使匈奴副校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