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司
清朝按察使之别称。
清朝按察使之别称。
官署名。北齐置,设仓督。隶司农寺导官署。掌供宫廷用粮。
官署名。明崇祯十七年 (1644) 李自成农民军进入北京后置。由刘宗敏、李过、李牟、田虎诸人掌习事。向明朝官吏追赃助饷。查明官僚存钱数目; 按官阶高低,定饷银数目之多寡。限定: 内阁十万,部院、京堂、
官名。西晋置,司隶校尉、诸州属吏。掌记录、缮写等秘书工作。官名,汉置,为郡府佐吏。汉代郡置主记室史,其属员有记室书佐,掌记录文书。其后,晋朝州置记室书佐,王国郡县置记室史,皆掌文书记录。见《后汉书·百
参见“南京兵马都总管府”。
辅佐。《左传·哀公十八年》: “使帅师而行,请承。”
清朝知县之尊称。县民对县令的敬称。
官场用语。南宋初,流落金朝人来归,称为归正人。有官人归正,即恢复原有官职,多注授不厘务差遣。士人归正,许于所在州军入学就读或赴秋试。
吏名。北宋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前,宣徽院、三司、群牧司皆设,补正名后,理三年之选,可出为三班奉职。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门下省诰院官员,掌起草发布诰书之事。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玉下大夫属官,正二命。职掌参见司玉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