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即国子祭酒,唐武则天垂拱元年(685)改,中宗神龙元年(705)复名国子祭酒。
科举名。又称南北通注铨法。分见 “北选”、“南选”。
官名。《周礼》夏官之属有挈壶氏下士六人,掌军中悬壶、悬辔、悬畚以指示水井、军营、军粮之所在;并用漏水壶计算时间轮流更换击柝与警卫的人。北周依《周礼》置司辰中士,正二命;司辰下士,正一命。属夏官府兵部中
在宫内任职之臣的泛称。《汉书·霍光传》:“令故昭帝侍中中臣侍守王。”
见“户部提举管勾官”。
泛指门下官吏,汉朝中央及地方长官均有门下吏,后世沿置。东晋和南朝州的军府也置功曹、主簿、录事、防阁等门下吏。汉代至南北朝谓郡县亲近之吏。门下又称閤下,为府长官治事之所。汉代官府正门一般不轻易开启,府内
官名。秦置,属将作少府。西汉因之,执金吾所属又有式道中候,掌车驾出还清道。东汉唯北军置此官。晋朝北军中候也省称中候,详见“北军中候”。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始于十二卫及左右千牛卫各置三人,正七品下
官名。即左藏令。
官名。隋朝诸郡、县属官。
苑园名。见“提点在京四园苑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