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

官名。①传说夏朝的辅佐大臣。《尚书大传·虞夏传·皋陶谟》:“左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② 西周置,又称“辅师”。乐官。 《辅师��簋铭》:“更乃祖考司辅。”


官名。辅助天子纠正官员偏差的官。《礼记·文王世子》:“虞、夏、商、周有师保,有疑丞,设四辅及三公。”疏:“《尚书大传》云:古者天子必有四邻,前曰疑,后曰丞,左曰辅,右曰弼。天子有问无以对,责之疑,可志而不志,责之丞”;可正而不正,责之辅;可扬而不扬,责之弼。”也指诸侯国卿下的府史胥徒。《周礼·天官·大宰》:“乃施典于邦国,建其牧,立其监,设其参,傅其伍,陈其殷,置其辅。”疏:“置其辅者,谓三卿下各设府史胥徒。”

猜你喜欢

  • 馆驿使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十六年(728)以监察御史兼巡传驿,二十五年又以监察御史检校两京馆驿,肃宗乾元元年(758)以第五琦充诸道馆驿使,代宗大历五年(770)杜济除京兆尹充本府馆驿使,自后京兆尹常带使,

  • 祠部侍郎

    官名。两晋南北朝尚书祠部郎之资深勤能者可转侍郎。隋初置为礼部祠部司长官,正六品上,文帝开皇三年(583)升从五品。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名“祠部郎”。

  • 州校尉府

    官署名。南北朝时代,州有少数民族者,刺史除带将军置军府外,又带护蛮校尉等名号,置校尉府。如会稽、丹阳、吴郡、吴兴、琅邪、高阳、宣城、东阳、江夏、竟陵、巴东、建平、武陵、广兴等郡都是如此。其刺史的僚佐共

  • 淮安关监督

    官名。清朝户关监督之一。顺治二年(1645)设,为淮安榷关主官。关署在淮安府板闸镇。掌征纳通过淮安一带之船料、货税、并兼管宿迁工关与庙湾口海关之税课征纳。所设笔帖式由内务府司员充任,并设经承、书吏、巡

  • 枢相

    五代、宋枢密使带相印或宰相兼任枢密使者称“枢相”。宋代宰相兼任枢密使者称枢相。清代大学士任军机大臣者也称枢相。

  • 天恩

    对帝王恩典的尊称。《后汉书·班超传》:“妾同产兄西域都护定远侯超,幸得以微功特蒙重赏,爵列通侯,位二千石。天恩殊绝,诚非小臣所当被蒙。”

  • 稍正中士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部民部中大夫稍正上士佐官。正二命。

  • 太和宫

    宫帐名。又称阿思斡鲁朵。辽道宗所建。以诸宫帐御前承应人及兴中府户置,有正户一万,蕃汉转户二万,骑军一万五千。石烈二,名为阿厮、耶鲁; 八瓦里,即阿厮、耶鲁、得里、乣里、撒不、鹘笃、蒲速斡、曷烈; 七抹

  • 侍左

    即“侍郎左选”。侍郎左选郎中的简称。见“侍郎左选郎中”。

  • 额夫

    即“额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