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通进银台司

通进银台司

官署合称。宋朝置通进司掌收受银台司所领天下章奏案牍及阁门京百司奏牍、文武近臣表疏以进御,然后颁布于外;银台司掌收受天下奏状案牍,抄录其目进御,发付勾检,纠其违失,督其淹缓,兼领发敕司。设知司官二人,以两制以上充任,其属有主事、令史、书令史及贴房。初隶枢密院,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通进司改隶给事中,罢银台司,其职归章奏房。


官署名。宋置,原隶枢密院,后改隶给事中。据《宋史·职官志一》记载,原设通进、银台两司,知司官二人,以两制以上充任。通政司掌接受银台司所领天下章奏案牍及文武近臣奏疏进呈,以及颁布之事;银台司掌抄录天下奏状案牍事目进呈,并发付有关机构检查,纠正其违失,监督其执行。实际职务如何划分,恐也没有一定,所以后来两个司合并为一而称通进银台司,其主官称为知通进银台司,为明清通进使司之所本。

猜你喜欢

  • 右?

    官名。战国齐置。 主管陶质量器制作。 《簠斋藏陶》卷一一页一八: “囗右��, 坸亳釜。 ”

  • 兵部

    官署名。① 魏晋南北朝于尚书省置五兵曹(七兵曹),设尚书为长官,初掌军令、军政等军事枢务,后专掌兵籍、征兵、仪仗等军事行政,十六国后燕及后秦、西秦、北凉等则称兵部。麴氏高昌国置为八部之一,设长史、司马

  • 召见

    皇帝特旨命某官员进见,称召见。《史记·田叔传》有诏召见卫将军舍人语。清朝官吏奉特旨召见者皆属高级官员,其他官员均为循例引见。

  • 文学主事史

    官名,东汉巴郡太守置,位在文学主事掾下,佐掾掌郡中文学事。参看“文学主事掾”条。

  • 统计科

    官署名。①清末陆军部军需司所属三科之一。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汇核京外陆军之军费预算、决算,厘订、审查军需法规及各项薪饷、军贴制度。置科长、科员、录事。②清末海军部主计处所属二科之一。宣统二年

  • 纛章京

    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护军统领”。

  • 内省都知

    宋朝内侍省都知简称。

  • 南京兵马都总管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南京兵马都总管府长官,多以南京留守兼任,以朝廷大员为之。

  • 烽帅

    官名。隋唐时称烽火瞭望处为烽,称瞭望兵为烽子,称其主官为烽帅。守烽吏名。汉代边郡有督烽掾,北周则有烽帅,隶于镇戍。任此职者见《周书·齐炀王宪传》:子贵,“出为豳州刺史,白兽烽经为商人所烧,烽帅纳货,不

  • 尚宝司少卿

    官名。明朝尚宝司副长官。一人,从五品,佐司卿掌宝玺、符牌、印章之事。后多以恩荫寄禄,作为勋贵大臣子弟之荣誉职位,遂无定员。官名。明置,为尚宝司的副长官,秩从五品,员额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