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丁村人

丁村人

距今约十万至六万年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古人类,因发现于山西襄汾县丁村而得名。1954年发现一个十二、三岁儿童的三颗牙齿,1976年发现一小孩顶骨。丁村人齿冠、齿根的尺寸均比北京人的细小,其构造的细节多与现代人相同,但仍有原始性,如咬面纹理虽比北京人简单,但比现代人复杂,属于早期智人。从发现的两千余件石器看,粗大厚重是其特点,主要用摔砸法和碰砸法打成,很少作第二步加工。石器类型已比较明显,有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石球,大三棱厚尖状器是其中具有代表性的石器。丁村人过着狩猎和采集生活,以猎鹿类为主,兼采集一些厚壳蚌为食。

丁村人使用的手斧

猜你喜欢

  •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郾城县南古城。《史记·苏秦列传》:苏秦说魏襄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许、郾、昆阳、召陵、舞阳、新郑、新郪。”《战国策》郾作鄢。汉置郾县。

  • 漕粮冬兑

    清代冬季进行的漕粮兑收。清制,每年冬季,卫所漕运军丁开始向有漕地区州县兑收漕粮,装载上船。冬兑具体时间各地不一,一般在十月开始,十二月兑毕。江北则定于十二月一日开兑,次年二月兑竣;江苏、浙江均于正月在

  • 宗哥

    亦作总噶尔。藏语的音译。占城名。当今青海西宁市东之平安县。北宋大中祥符年间吐蕃族首领李立遵挟唃厮啰居此,自立为相,遣使通宋。唃厮啰与李立遵不和,东迁邈川,再迁青唐。宗哥成为唃厮啰系政权下的重要城镇,宗

  • 龙厩署

    官署名。隋初置,隶太仆寺,掌宫廷用马。设令二员、丞二员。大业三年(607)改名典厩署。

  • 发逆初记

    发(髪)书名。清明心道人撰。一册。作者为赛尚阿幕僚,据随军闻见纂为此编。首叙鸦片战争事,痛憎琦善等误国媚外。次以洪秀全、冯云山、萧朝贵、杨秀清、韦昌辉诸人为主,记太平军初起及定都南京后之大事,止于咸丰

  • 焦侥

    古族名。或作周饶、周头、朱儒。因其人身短小而得名。《国语·鲁语下》:“焦侥氏长三尺,短之至也。”《山海经·海外南经》:“周饶国……其为人短小,冠带。一曰焦侥国……。”《山海经·大荒南经》:“有小人名曰

  • 云梦县

    西魏大统十六年(550)分安陆县置。即今湖北云梦县。隋属安陆郡。唐属安州。北宋熙宁二年(1069)省入安陆县。元祐元年(1086)复置。宋、元、明、清均属德安府。

  • 有苏

    古国名。即“苏”。

  • 四明公所事件

    四明公所为旅居上海的宁波人所设,又称“宁波会馆”,内筑有殡馆、墓地和祠堂,位于法租界内,在今上海市南市区。清同治十三年四月(1874.5),法租界公董局企图在四明公所地界内强行筑路,群众一千多人集会抗

  • 太子备身五职

    官名合称。北齐置,为太子备身都将、别将、统军、军主、幢主的合称。由太子备身正、副都督统领,侍卫东宫,从八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