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元儒考略

元儒考略

书名。明冯从吾撰。四卷。记元代学者八十二人,每人一传。大抵以《元史·儒学传》为主,旁采其他志乘,根据学术成就大小,有大笔特书者,亦有简记附传者。元儒讲学著作,极少传世,亦无汇集诸家明其传授之著作。作者搜集资料,勒成本书,可略见元代学术梗概。然体例颇丛杂,名姓往往乖舛,系严谨不足疏于校雠所致。

猜你喜欢

  • 王允之

    303—342晋琅邪临沂(治今山东临沂北)人,字深猷。为从伯王敦所爱。及知敦与钱凤谋叛,至都白其父舒,舒与王导俱启明帝。敦平,随舒往会稽。咸和三年(328),随舒起兵讨苏峻有功,封番禺县侯,除建武将军

  • 盛物之盒形器。盖与器上下相接合或套合。多呈圆筒状,也有作扁圆状者,平底,盖顶平或隆起,无足或有三足。战国楚墓、秦墓与西汉墓中习见饰有彩绘花纹的薄木胎、夹纻或竹胎漆奁,洛阳烧沟等地西汉墓中出土有各式仿漆

  • 岭南西道节度使

    见“岭南节度使”。

  • 公安体

    即“公安派”。

  • 库人

    官名。春秋时郑国置。掌兵械仓库。《左传·昭公十八年》:“使府人、库人各儆其事。”

  • 南宫縚

    即“南宫括”。

  • 驻泊

    北宋时,军队实行更戍法,轮流出戍各地。出戍军由总管统辖者,称驻泊。废更戍法后,驻泊无固定含义。

  • 唐兀

    元代蒙古语党项一词的音译,兼指党项人及其所建的西夏国。《元朝秘史》译出蒙古语复数语尾,作唐兀惕或唐忽惕。西夏领土主要在黄河以西,汉籍称河西,自蒙古语转译,又作合申。元于此设甘肃行省。元代唐兀人仍保留固

  • 均田制

    计口分田之制。始于北魏,历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唐继续推行。北魏太和九年(485),诏令均给天下民田,凡男年满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依良。牛一头授田三十亩,以四牛为限。露田需休耕,授

  • 特用班

    清代授官的一种方式。凡奉特旨任用者,为特用班。指明分至何部者,先在该部额外上行走,遇缺题补实授;未指明何部者,掣签分部学习行走,遇缺由部照例铨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