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化县
①北周改新化县置。治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属随郡。隋属汉东郡。唐属随州。北宋熙宁元年(1068)废入随县。②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乾德县置。治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属襄州。元祐初仍改为乾德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复改为光化县。属南阳府,十九年改属襄阳路。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谷城县。十三年复置。属襄阳府。隆庆末以汉水时溢,迁治今老河口市西北光化镇。1983年并入老河口市。
①北周改新化县置。治今湖北随州市东南光化铺。属随郡。隋属汉东郡。唐属随州。北宋熙宁元年(1068)废入随县。②北宋熙宁五年(1072)改乾德县置。治今湖北老河口市西北。属襄州。元祐初仍改为乾德县。元至元十四年(1277)复改为光化县。属南阳府,十九年改属襄阳路。明洪武十年(1377)废入谷城县。十三年复置。属襄阳府。隆庆末以汉水时溢,迁治今老河口市西北光化镇。1983年并入老河口市。
官署名。金代置,掌征收醋税。世宗大定初以国用不足设官征收醋税,大定二十三年(1183)罢。章宗明昌五年(1194)再设税醋官,旋罢。承安三年(1198)又置。税醋使官员据课多寡而设,五百贯以上设都台,
明清时与瑶山、官府及商人均有交结的人。多以通报官府动静,取得瑶民信任,充当入山贸易的商人与瑶山之间的中间人。平时为官府刺探瑶山虚实,镇压时充当向导,通过此类活动取得不正当的利益。
即“差弗”。
即“科考”。
又译翁衮都喇尔等。明代蒙古汗卜赤第三子,打来孙之弟。乌珠穆沁部之祖。
西汉匈奴内乱时并立的五个单于,即呼韩邪、屠耆、呼揭、车犁、乌藉。汉宣帝神爵四年(前58),匈奴内乱,乌禅幕及左地贵人共立稽侯㹪为呼韩邪单于,发兵击败握衍朐鞮单于,握衍朐鞮自杀。左大且渠都
宋徽宗时,收养鳏寡孤独,不能自存者的场所,称居养院。
书名。明末清初毛奇龄撰。六卷。明代后妃传记。奇龄初得其父所藏《宫闱纪闻》一卷,载事不确,文不雅驯,后预修《明史》,分撰天顺、成化、弘治、正德四朝《后妃传》,乃取外史所纪,与实录参修,而掇其剩稿,合之《
南朝梁普通三年(522)在故宕渠郡地置,以在南宕渠郡东北得名。治渠县。辖境相当今四川渠县、广安等县地。为渠州治。北周武成元年(559)改名流江郡。
前511—?春秋末陈国人,字子亢,一字子禽。孔子学生,见《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史记·仲尼弟子列传》不载。曾问伯鱼(孔鲤)异闻,得知学诗、学礼等事(《论语·季氏》)。陈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