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
清德宗年号(1875—1908)。凡三十四年。
清德宗年号(1875—1908)。凡三十四年。
宋时由坑户招募,从事金属矿采掘的苦力。往往为无业游民。信州铅山(今属江西)铜矿,坑户曾募集坑丁十余万进行生产,规模很大。有时也被官府差科作工匠,强迫服劳役。
726—795唐汝州郏城(今河南郏县)人,字洵美。少学兵书战策,沉勇多智略。家居幽州。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他劝范阳留守贾循等举兵反抗,事泄,逃出。宝应中,泽潞节度使李抱玉署为赵城尉,曾以计
?—601隋扶风(治今陕西凤翔)人。沉毅有才干。仕北周,累迁工部上大夫。入隋,历太府卿、大司农、兵部尚书。时陕州置常平仓,漕运不便,受命督役决渭水为渠以属河。转工部尚书。表请罢廨钱收息,代以给公卿以下
?—前193秦末汉初泗水沛县(今属江苏)人。汉高祖之兄。初封宜信侯,高帝六年(前201)正月立为代王。次年,为匈奴所攻,弃国自归,废为郃阳侯。
明代南京驻军之一部。驻江北,专掌守城、护陵寝。共计三千人,以勋臣领之,另外设场训练。
地名。即今山西襄汾县汾城东三十里柴庄。《晋书·姚兴载记》:姚平“攻魏乾城,陷之,遂据柴壁”;《北齐书·高市贵传》:“(晋)州民柴览聚众作逆,高祖命市贵讨览,览奔柴壁”,均即此。
西汉置。以境内高凉山为名。治今广东阳江市北。两汉属合浦郡,三国吴以后属高凉郡。南朝宋废,梁大通中复置,移治今阳江市西,为高州及高凉郡治。唐武德五年(622)改为西平县。
1886—1935湖北蕲春人,字季刚,别署信川、病禅、量守居士。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肄业湖北文普通学堂,后东渡日本,师事章太炎,致力于音韵训诂之学,并加入同盟会,在《民报》撰文鼓吹排满。后参加南
1791—1853清满洲镶红旗人。爱新觉罗氏,字润峰。道光帝侄。历内阁学士,兼副都统。道光五年(1825)迁兵部侍郎。十四年任黑龙江将军。十六年授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二十一年授协办大学士。八月受命为
即淮安四税。因其皆与过坝有关,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