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关中书院

猜你喜欢

  • 乾时

    春秋齐地。见“时水”。

  • 铁勒

    古部族名。又称赤勒、涉勒、敕勒、秋历、高车。匈奴后裔,一说丁零后裔,又说与突厥同族。隋时,分布很广,在今土拉河北有仆骨、同罗、韦纥、拔也固、复罗、蒙陈、吐如纥、思结、浑、斛薛等部;天山北麓有契苾、薄落

  • 栾怀子

    即“栾盈”。

  • 独木舟

    舟名。原始的水上交通工具之一,近世仍有使用。《世本》:“古者观落叶因以为舟”,《淮南子·说山训》:“古人见窾木浮而知为舟”,表明可能是古人受落叶或木头浮于水面的启迪而发明。《周易·系辞下》说,伏羲氏“

  • 致和

    元泰定帝年号(1328)。

  • 公孙景茂

    519—605隋河间阜城(今属河北)人,字元蔚。少好学,博涉经史,人称书库。初仕东魏、北齐,察孝廉,迁太常博士、大理正。北周时,为济北太守。入隋,拜汝南太守,历息、伊、道、淄州刺史,所在皆有惠政。

  • 闪病

    西夏党项风俗。西夏少医药,有病则卜,令厮(巫)者送鬼或令病人迁居它室以避灾。

  • 聂素

    清代罗罗(彝族)的一部分,居开化府永平里(今云南马关县八寨),实为元明以来自武定府迁移至此之“罗婺”。

  • 翰林兼国史院

    官署名。元代置。掌拟写诏令、纂修国史及备咨询。世祖中统元年(1260),置翰林学士承旨一职,未立官署。至元元年(1264),立翰林学士院。四年,改立翰林兼国史院。二十年,与集贤院合而为一,称翰林国史集

  • 经厂本

    明代内府所刻之书。内府司礼监设有汉经、番经、道经三厂。汉经厂专刻四部书;番经厂专刻佛经;道经厂专刻道藏。刻印之书,形式美观,用赵体字。初印本卷首多有“广运之宝”朱方印记。惜校勘不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