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亦作《青册》。明代西藏僧人旬努贝撰。共十五章,近五百叶。成书于成化十二年(1476,一说1476—1478)。旬努贝(1392—?)又称益桑敦巴,精通梵文,长于译事,人称桂译师。生平著作十余种,
书名。清福长安等奉敕编。乾隆五十八年(1793)始纂,嘉庆三年(1798)告成。光绪年间又经续纂。该书对工部所属营缮司、虞衡司、都水司、屯田司、制造库掌管的各项工程、军需、工匠、屯田、水利、交通各种事
三国魏法令之一。汉初承秦制,有厩置、乘传、副车、食厨,后但设骑置而无车马,遂成虚设,而律犹著其文。三国魏明帝太和三年(229),制《魏律》、《魏令》,除汉之厩律,取其可用合科者,以为邮驿令。令文已佚。
俗名呜咽城。明末清初重要军事城堡之一,位于山海关东一公里处的欢喜岭上。顺治元年(1644)四月,清军入关之前,在此驻防设营。明守将吴三桂为抵抗农民军的进攻,亲赴城内向清军统帅多尔衮乞降。今遗址犹存。
宋时城市中从事商业的人户,不论行商、坐贾或牙人之类,通称市户。
清初太湖地区以农民、渔民为主的起义军。顺治二年(1645),清军占领江南后,太湖地区赤脚张三、毛二、沈泮等相继起义,参加者头缠白布为号。以淀山湖、长白荡、澄湖为根据地,出没于苏州、宜兴、松江等地,抗击
?—622隋沂州氶县(今山东枣庄东南)人。有勇力,少以渔猎为生。大业末入长白山义军左少相部。以宽厚得众心,归者万人。十一年(615),渡淮与杜伏威合。谋杀伏威未成,又被隋将来整所破,奔海陵(今江苏泰州
官名。晋制,诸公府置诸曹参军,又有正参军、行参军、兼行参军及长兼行参军等员。除拜者为正参军。诸府参军皆七品。南朝齐时,局曹以上十二曹,署正参军各一人。梁、陈、北魏、北齐沿袭,均有正、行参军。
朝代名。公元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国,取代元朝。国号大明,改元洪武,建都南京,以风阳为中都。明成祖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成南北两京体制。疆域东北抵日本海、鄂霍次克海、乌地河流域,西北达新疆哈
即“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