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制
①唐宋时皇帝自宫中直接发出的诏令。亦称内命。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翰林学士及学士院,掌草拟重要诏书,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由皇帝许可后直接颁布,百官听于宣政殿。日常诏书仍由中书舍人撰拟。翰林学士所拟诏令为内制,中书舍人所拟为外制,合称两制。宋沿之。②撰拟内制官员的别称。唐宋用以称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者。宋赵昇《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诰、诏令、赦文之类。”
①唐宋时皇帝自宫中直接发出的诏令。亦称内命。唐开元二十六年(738)置翰林学士及学士院,掌草拟重要诏书,不经中书、门下两省,由皇帝许可后直接颁布,百官听于宣政殿。日常诏书仍由中书舍人撰拟。翰林学士所拟诏令为内制,中书舍人所拟为外制,合称两制。宋沿之。②撰拟内制官员的别称。唐宋用以称翰林学士带知制诰者。宋赵昇《朝野类要·称谓》:“翰林学士官谓之内制,掌王言、大制诰、诏令、赦文之类。”
①西周的东都。成王时周公所筑。在今河南洛阳市王城公园一带,在涧水之东,水之西。 公元前770年平王东迁,定都于此。前516年,敬王避王子朝之乱,迁都成周城,赧王又还都于
见“东西染院副使”。
阶官名。北宋政和二年(1112)重定医官阶官名,改军器库使置,从六品。
1865—1936安徽合肥人,原名启瑞,字芝泉,晚号正道老人。北洋武备学堂毕业。曾赴德学炮兵。甲午战后协助袁世凯小站练兵,任炮兵学堂总办兼炮兵统带,后历任保定军官学校总办、第六镇统制、江北提督等职,与
即石棉布。因可用火燃法除去布上污渍,故名。东汉已用其制作衣服。《三国志·魏志·齐王纪》裴松之注引《傅子》曰:“汉桓帝时,大将军梁冀以火浣布为单衣……布得火,炜晔赫然,如烧凡布。垢尽火灭,粲然洁白,若用
隋大业初改扬州置。治江阳县(今江苏扬州市)。辖境相当今江苏淮南江北地区及镇江、丹阳、句容,安徽滁州、天长、全椒、来安等市、县地。唐武德三年(620)改为南兖州。七年改为邗州,九年复为扬州。隋炀帝于郡治
总督名。全称总督蓟辽保定等处军务兼理粮饷。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置蓟州总督,为北方重镇。三十年改为蓟辽总督。三十三年移驻密云(今属北京),辖顺天、保定、辽东三巡抚,兼理粮饷。万历九年(1581)加
隋安定乌氏(今甘肃泾川东北)人,字永固。梁士彦子。弱冠授仪同。大象二年(580),从平尉迟迥,加开府。以击突厥功,进位上大将军、泾州刺史。因谏止其父谋反获免坐死,徙瓜州(今甘肃敦煌西)。
①在今河南开封市西。《资治通鉴》:唐大历十一年(776),河阳三城使马燧与淮西节度使李忠臣,破汴宋叛将李灵曜。燧知忠臣暴戾,以己功让之,不入汴城,“引军西屯板桥”,即此。②在今河南正阳县商山道中。唐温
书名。北宋王溥撰。三十卷。书成于乾德元年(963,一说建隆二年)。溥为五代后汉进士,后周宰相,谙熟五代典章故实。因据五代历朝实录,参考旧史,搜集旧闻,著成此编。体例略同于《唐会要》。分二百七十三目,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