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加官

加官

指官吏于本职之外所加领的其他官衔。汉代凡侍中左右曹、诸吏、散骑、中常侍皆加官,所加或列侯、将军、卿大夫、将、都尉、尚书、太医、大官令至郎中,无员,多至数十人;给事中所加或大夫、博士、议郎、掌顾问应对,位次中常侍。所加者皆为侍从之职,可入侍禁中。西汉时,加官皆为内朝官,地位显要,权力很大,多由皇帝亲信担任。魏晋除特进外,举凡三公、二大、诸名号将军等,皆可为加官;侍中、散骑、给事中等自后为实职,有员数、职掌、官署。隋唐至元,皆设加官。明代所加多为荣衔,如勋戚、文武大臣加公、孤官或东宫官,尚书、侍郎由翰林出身者加学士衔。亦有为便宜行事加官遂成定制者。如明中叶后,总督、巡抚皆加都御史或副、佥都御史衔。清代以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从一品),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从一品),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正二品)为加衔,皆无职掌、员额、专授,实为虚衔。

猜你喜欢

  • 傅嘏

    209—255三国时北地泥阳(今陕西耀县东南)人,字兰石。傅介子之后。弱冠知名。魏司空陈群辟为掾。景初元年(237),议散骑常侍刘劭考课法,以为“殿最之课,未尽人才”,“不足以料贤愚之分”。正始初,除

  • 三洞经

    即《洞真上清经》、《洞玄灵宝经》、《洞神三皇经》。道教经典。南朝宋道士陆修静总括而成,并撰《三洞经书目录》一卷。三洞经各分为十二部,合为三十六部经。为《道藏》七部中最要者。

  • 赵霄

    1061—1109北宋瑞安(今浙江温州)人,字彦昭,时称赵颜子。与许景衡诸人同尚洛学,为永嘉九先生之一。崇宁进士。官至太学正。博学,知古今,喜论天下事。任济州教授时,尝以躬行之实,不专事科举教导诸生,

  • 布泉

    北周铜钱。保定元年(561)始铸。以一当五,与五铢钱并行,钱文“布泉”,玉筯篆“泉”字中竖不断,为北周三大名泉之一。时梁、益诸州,杂以古钱交易,河西诸郡,或用西域金银之钱。至建德五年(576)以其值渐

  • 祠主

    十六国时高昌僧职名。即新疆吐鲁番北凉文书中所见佛寺寺主。北凉称佛寺为祠,属郡县户曹管辖。晋代早期佛教徒斋谶取法祠祀,故称。祠主之下有祠吏、维那、法师、道人等。

  • 百姓日用之道

    亦称百姓日用即道,明泰州学派王艮之学说。本于《周易·系辞》:君子之道“百姓日用而不知”说。认为圣人经世只是家常事,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吃饭穿衣等基本物质生活要求即其首要内容。进而以百姓日用作为检证

  • 云门宗

    中国佛教禅宗五家之一,属南宗“青原行思”系。唐末五代之际文偃所创立。因居韶州(今广东韶关)云门山,故名。以“云门三句”为宗旨。“三句”者,即“函盖乾坤”,指心体君临一切,无不包函覆盖;“截断众流”,指

  • 丹州

    西魏废帝三年(554)改汾州置。治义川县(在今陕西宜川县东北。唐移治今宜川县,宋改名宜川县)。隋大业三年(607)废。唐武德元年(618)复置。贞观后属关内道。北宋初属陕西路,后属永兴军路。金属鄜延路

  • 卫殇公

    ?—前547春秋时卫国国君。公元前558—前547年在位。名焱,一作剽、秋,字子叔。卫穆公之孙。卫定公之子。卫献公十八年(前559),献公被其臣孙林父、宁殖所逐,奔齐,他被孙、宁立为君。殇公十二年(前

  • 方皇后

    约1516—1547明应天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安平侯方锐之女。嘉靖九年(1530)选入宫。次年册为九嫔之一,称德嫔。十三年立为后。二十一年,借宫女杨金英等缢杀世宗案之机,株杀世宗所宠曹端妃,忤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