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协乐郎

协乐郎

官名。金代教坊二十五阶官第十九阶,正八品下。元为十五阶官第十阶,正七品。明废。

猜你喜欢

  • 加衔

    古代封给官员高于本秩的官衔,称加衔。无职掌,无员限,无专授,实为虚衔。凡宣力中外,劳绩懋著之大臣,则可奉特旨加衔,作为兼官、加官或赠官,以示尊崇。清制,以太师、太傅、太保(正一品),少师、少傅、少保(

  • 武威汉简

    甘肃武威出土的汉代简牍。(1)1957年磨咀子6号汉墓发现四百八十枚。内容除十一枚木简为日忌及杂占外,均是《仪礼》经传,共三本九篇,二万七千多字。其中甲本、乙本为木简,丙本为竹简。篇目文句与今传《仪礼

  • 都纲司

    官署名。元代管理佛教事务之机构,设于各县。见“都纲”。

  • 王延钧

    即“闽惠宗”。

  • 沈阳日记

    沈(瀋)书名。清崇德二年(1637)至顺治二年(1645)朝鲜国王子李��、李淏入质于清沈阳馆所期间,其侍讲院宰臣、讲官所记的日录,誊录为正、副本各一部。记日常生活细事,并

  • 剡录

    书名。南宋高似孙撰。十卷。嘉定七年(1214)成书。剡为汉时县名,即宋之嵊县(今浙江嵊州)。于县境、官治、学校、山川、古迹、人物以及草木禽鱼,多所叙述。保存许多唐以前的遗文旧事。体例亦有可称道之处,如

  • 胡长孺

    1249—1323宋末元初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字汲仲。宋末荆湖制置使辟为吏。宋亡退隐永康。元至元二十五年(1288),应召至京师,为集贤院修撰,因忤执政,改扬州教授。元贞元年(1295),调建昌路

  • 明仁宗

    1378—1425即朱高炽。明代皇帝。公元1424—1425年在位。成祖长子。洪武二十 八年(1395)册封为燕世子。朱棣起兵“靖难”,命守北平(今北京)。永乐二年(1404)立为皇太子。成祖数次北征

  • 杨义清

    清广西桂平人。杨秀清族兄弟。参加金田起义。咸丰三年(1853)封国宗。六年,自天京(今南京)经皖援赣。继入福建,折回江西。八年,与随石达开出走的杨辅清等脱离石达开,返赣,拟援天京,因遇阻回赣。次年春,

  • 国朝天台耆旧传

    书名。清末金文田编。八卷。光绪二十一年(1895)金氏参与续修天台县志,后修志事中辍,乃以所收集的人物资料纂为是编,以供后来主修县志者采择。分高士、循吏、儒林等八类。光绪二十六年书成。有天台齐品亨堂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