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寄归传
书名。全称《南海寄归内法传》,简称《寄归传》。唐义净撰。四卷。咸亨二年(671),义净由广州乘波斯船往天竺(印度)求法,历二十余年,游三十余国,于证圣元年(695)回国。途中暂住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二年余,从事译述,著有此书。天授二年(691)沙门大津回国,将此书与其他著译先行寄回中国,故名“寄归”。本书起于“破夏非小”,止于“古德不为”,凡四十事,记述求法游历各地时见闻,印度及南海诸国宗教概况,为研究印度、南海古代史、佛教史的参考资料。
书名。全称《南海寄归内法传》,简称《寄归传》。唐义净撰。四卷。咸亨二年(671),义净由广州乘波斯船往天竺(印度)求法,历二十余年,游三十余国,于证圣元年(695)回国。途中暂住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二年余,从事译述,著有此书。天授二年(691)沙门大津回国,将此书与其他著译先行寄回中国,故名“寄归”。本书起于“破夏非小”,止于“古德不为”,凡四十事,记述求法游历各地时见闻,印度及南海诸国宗教概况,为研究印度、南海古代史、佛教史的参考资料。
范(範);?—1045北宋环州蛮首领。思恩(今广西环江东)人。曾举进士,参加礼部试。景祐五年(1038),与其叔正辞应募攻安化蛮。自以有功,求录用未成,颇怨望。率族人及白崖山酋长蒙赶与荔波洞蛮谋叛。蒙
官名。即太常卿,唐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太常卿。
?—710唐人。中宗时,任尚衣奉御。神龙元年(705),以善符禁小术被宠信,墨敕为国子祭酒,出入宫掖。朝臣桓彦范等谏之,帝不从,又加金紫光禄大夫。景云元年(710),与宗楚客、武延秀等劝韦后效武则天革
报纸名。清光绪二十七年九月(1901.10)在上海创刊。“花月主人”主编,设引首(多散文)、春浦潮声(多社会新闻)、江楼酒话(多讽刺小品)、花丛风信(妓院新闻)、月府霓裳(剧场新闻)、词翰选青等栏目。
?—1640明时厄鲁特蒙古和硕特部首领。固始汗兄。十六世纪末十七世纪初厄鲁特“丘尔干”盟主。明万历十五年(1587),率厄鲁特联军击败喀尔喀蒙古乌巴什洪台吉的进犯。四十五年将义子咱雅班第达送往西藏当喇
书名。清刘光第撰。二册。上册录刘氏所作诗,为诗集,原名《介白堂诗集》;收入《戊戌六君子遗集》时,略有增补。下册载刘氏家传、序表、书函、杂说等,为文集。前有高楷撰《刘杨合传》及梁启超作《刘光第传》。有1
1692—1763或1765清蒙古正白旗人,字静庵。由官学生累官钦天监监正。自幼亲受数学于康熙帝,勤奋过人,随侍康熙帝,以副总裁编纂《历象考成》。雍正八年(1730),参与编撰《日躔月离表》。乾隆间编
书名。又名《国朝会要总类》。宋张从祖纂辑。五百八十八卷。合编自宋太祖至孝宗诸朝之会要为一书,嘉定三年(1210)上之。已佚。
麻的计量单位。唐制,三斤为綟。
春秋时晋、吴等国举行的一次诸侯之会。晋景公十六年(前584),晋申公巫臣至吴,教授车战,使吴与楚为敌。晋厉公五年(前576),晋邀鲁、齐、宋、卫、郑、邾等国于钟离(今安徽凤阳东北)和吴相会。商讨共同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