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博阳山

博阳山

博亦作傅或敷。《汉书·地理志》豫章郡历陵县:“傅阳山、傅阳川在南,古文以为敷浅原。”《通典》谓江州浔阳县蒲塘驿,即汉历陵也。“驿前有敷浅原,原西数十里有傅阳山。”唐蒲塘驿即今江西德安县,故一般皆认为山在德安县境。但据《太平寰宇记》饶州及蔡沈《书集传》引晁以道说历陵今地在饶州鄱阳县(今波阳县)境内,故德安说尚不能视为定论。所指何山,更无确说。《书》伪孔传谓博阳山即敷浅原,《史记》裴骃集解同;而《通典》则谓山在原西数十里;《太平寰宇记》江州又谓博阳山在德安县南,别有敷浅水即敷浅原。

猜你喜欢

  • 周志

    书名。记周朝史事。见《左传·文公二年》及孔颖达疏。

  • 阚伯周

    ?—475北魏时高昌王。和平元年(460),被柔然立为高昌王。高昌称王自此始。

  • 熟溪桥

    位于浙江武义东南熟溪上。为伸臂式木梁桥。建于南宋开禧三年(1207)。后屡坏屡修。全长135.7米,宽4.8米,九孔石墩,全系舟形。桥上建有廊屋四十九间,重檐歇山顶,浮雕精美,气势宏伟。

  • 大贝勒

    ①后金对四大贵族的尊称。后金天命年间,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分值国政,合称四大贝勒。按年岁为序,通常称代善为大贝勒,阿敏为二贝勒,莽古尔泰为三贝勒,皇太极为四贝勒。❷专指清太祖次子

  • 住引

    清代浙江盐区贩盐凭证之一。离场灶稍远者,政府发给商人运盐住卖之引凭,以四百斤为一引。

  • 横山羌

    指居今陕西横山一带党项羌部。一般指西夏军中的横山羌兵,称“山讹”。人马劲悍,每战必为前锋。

  • 祁连山

    又名天山、白山。古山名。在今甘肃酒泉至张掖之南,东西二百余里、南北百里,即今祁连山脉中段。水草丰盛,宜于畜牧,与焉支山均为匈奴重要游牧地。汉元狩二年(前121),浑邪王降汉,匈奴丧失包括此二山在内的河

  • 邓皇后

    ①(81—121)即邓绥。东汉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和帝皇后。祖邓禹曾任太傅,父邓训曾任护羌校尉,母为阴皇后从弟女。永元七年(95)选入宫中。十四年,立为皇后。元兴元年(105)和帝崩后,以皇太后临

  • 姚善

    1360—1402明湖广安陆(今属湖北)人,初姓李,字克一。洪武中由乡举起,历都门县丞、重庆同知等。三十年(1397)升苏州知府。尊文士,法宽平,吴中大治,为姑苏五太守之一。燕王起兵南下,密结邻府,训

  • 觉颠冥斋内言

    书名。清末唐才常撰。四卷。收作者在《湘学报》、《湘报》等刊所载文三十余篇。较集中反映了其政治主张与学术思想。其中《史学论略》、《最古各国政学兴衰考》、《各国政教公理总论》、《兵学余谈》、《各国交涉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