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惕隐司

猜你喜欢

  • 人伦

    ①人类。《荀子·富国》:“人伦并处,同求而异道,同欲而异知,生也。”王先谦集注:“伦,类也。”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准则。《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叙

  • 李处耘

    920—966北宋潞州上党(今山西长治)人,字正元。后汉时隶府州节度使折从阮麾下。后周显德中,隶赵匡胤帐下任都押衙,为陈桥兵变谋士之一。宋初,授客省使兼枢密承旨。从平李筠,迁宣徽北院使。知扬州,减城中

  • 粟米之征

    战国赋税类别之称。《孟子·尽心下》:“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粟米”,泛指粮食,凡以粟米为形态的各种税收赋敛,皆可谓粟米之征。

  • 清历(歷)朝实录

    书名。清代编年体史书。清代定制,下一代皇帝给上一代编写实录,设立实录馆,由大学士等高级官员领衔主纂。清时修成的有太祖、太宗、世祖、圣祖、世宗、高宗、仁宗、宣宗、文宗、穆宗等十朝实录。宣统间为德宗修实录

  • 私属

    原见于先秦典籍。新莽时用以名奴婢。据《汉书·王莽传》,始建国元年(9),莽以秦以来置奴婢之市,与牛马同栏,缪于“天地之性人为贵”之义,下诏更名奴婢曰“私属”,禁止买卖。后坐买卖田宅奴婢等自诸侯卿大夫至

  • 敕令格式

    文书名。唐代法令、法制文书有律、令、格、式。宋初称为令、格、式、敕。神宗以律不能概括一切,改为敕、令、格、式,而仍存律。凡断狱必先依律,律未载,则依敕、令、格、式。前朝所颁敕、令、格、式,后朝必编纂成

  • 缺额人丁

    清代人丁编审中指实存人丁数量未达到原额人丁数量的差额人丁。清初人口流徙严重,清政府为加速招抚流民,将各地明末人丁数作为地方政府恢复人口的标准,称原额人丁。每届人丁编审,首开原额人丁,下列实存人丁,以计

  • 石弘

    314—335十六国时后赵国君。公元334—335年在位。字大雅。羯族。石勒第二子。建平元年(330)勒即帝位,立为太子。四年石勒死,被石虎拥立,改元延熙。次年为虎所杀。

  • 司

    ①官名。隋炀帝始置,为宫廷女官,二十四司之一。员二人,从六品。属尚食局,掌给宫人廪食、薪炭。唐代沿置,改正六品。宋、金及明初悉如唐制。明永乐后,其职尽归于宦官。②官署名。明代女官尚食局所领四司之一。洪

  • 居次

    匈奴语公主之意。王昭君与复株累若鞮单于生二女:长女称须卜居次,小女称当于居次。《汉书·匈奴传》颜师古注:“须卜、当于,皆其夫家氏族”,“居次者,女之号,若汉言公主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