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大雷戍

大雷戍

地名。东晋置。因东有雷水而得名。即今安徽望江县。当江防要地,为东晋、南朝军事重镇。东晋义熙六年(410)刘裕攻卢循、梁承圣元年(552)王僧辩讨侯景,均曾进军于此。南朝宋泰始初晋安王刘子勋举兵江州,遣军于大雷筑垒戍守,商旅为之禁绝。

猜你喜欢

  • 寿县朱家集楚王墓

    战国时期楚王墓。位于安徽寿县朱家集李三孤堆(在今长丰县)。1933年始被当地土豪聚众盗掘,1938年又遭广西军阀武装围掘。经解放前后数次调查,得知该墓有直径约90米、高2米的封土,墓坑为东西向,墓口长

  • 汉安

    东汉顺帝年号(142—144)。凡三年。

  • 两江法政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两江总督端方将省城仕学馆改设而成。分正科和别科。正科以造就完全法政人才为宗旨,先习预备学科二年,再习专门学科三年,五年毕业。每年招收百名学生入学肄业。苏、皖、赣省学

  • 正元

    三国魏高贵乡公曹髦年号(254—256)。凡三年。

  • 景亳

    《左传》昭公四年(前538):“汤有景亳之命。”即*北亳。商“三亳”之一,见“亳”。《续汉书·郡国志》梁国蒙县刘昭注引《帝王世纪》:“有北亳,即景亳,汤所盟处。”又《括地志》:“宋州(治今河南商丘市南

  • 翰林良医

    宋代医官阶官名。政和二年(1112)由旧医官阶官翰林医官使改名,正七品。

  • 景阳冈

    地名。在今山东阳谷县城东景阳冈村。相传为《水浒》故事中武松打虎处。

  • 曳剌

    又作拽剌、移剌。契丹语,义为壮士、勇士。辽有拽剌军,直属朝廷。又有旗鼓曳剌,护卫皇帝仪仗旗鼓。军中设拽剌司,掌边防侦候、传报军情。著帐局有拽剌之官。金曳刺或移剌,为枢密院及招讨司属官,司侦候及传送军情

  • 宣室

    汉代宫殿名,未央前殿正室。《汉书·东方朔传》:“夫宣室者,先帝之正处也,非法度之政不得入焉。”《汉书·贾谊传》记文帝召见贾谊事,“上方受釐,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新莽地皇四年(23)反

  • 平北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初置,曹操曾以此职授张燕。魏晋时多与平西、平南、平东将军合称四平将军,权任颇重,多兼领镇守地区的刺史,统管军政事务。在南朝及北朝前期地位仍较高,北朝后期渐成为无职掌的散官。三国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