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史质
书名。明王洙撰。一百卷。依《宋史》重修,自以臆见,别创义例,大旨欲以明继宋,不但辽金两朝皆列于外国,元代年号亦尽删削。
书名。明王洙撰。一百卷。依《宋史》重修,自以臆见,别创义例,大旨欲以明继宋,不但辽金两朝皆列于外国,元代年号亦尽删削。
官僚属吏。《周礼·天官·大宰》:“以八法治官府,一曰官属,以举邦治。”郑玄注:“官属,谓六官其属各六十。”
1598—1646明末江西宜春人,字季通,号临侯。明天启进士。崇祯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总督九江军务。南明弘光元年(顺治二年,1645)曾极力劝阻左良玉举兵东讨马士英。后良玉子梦庚率部降清
官名。十六国后赵石虎置,地位高于左、右卫将军。
清初吴世璠年号(1679—1681)。凡三年。
清光绪二十八年八月二十一日(1902.9.22)订于北京,九月六日在山海关签字交收。凡七款。规定俄国将义和团运动期间占领之山海关至营口、新民厅铁路归还中国铁路总局,惟参照《辛丑条约》准许各国享用北京至
相传为夏桀时太史令。见桀迷惑、暴虐,遂出其图法(绘有先王政绩之图)泣谏,桀不听,乃投奔商汤(《吕氏春秋·先识》)。
篇名。亦名《辨革命书》。康有为撰。宣扬满汉不分,君民同体;只可立宪,不可革命。攻击革命必“自生内乱”、“灭于强国”。作于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春,初刊于《新民丛报》第十六号。后和《与同学诸子梁启超
?—1512明霸州文安(今属河北)人,一名刘三。正德六年(1511)在河北从刘六、刘七起义。转战河北、山东间,后随杨虎分兵南下宿迁,杨虎战死,他代为主将,称奉天征讨大元帅,攻占河南、湖广州县多处。七年
见“阻卜”。
官署名。清代湖北之铸钱局。顺治七年(1650)置局,雍正七年(1729)改今名。掌理本省鼓铸事宜。设监铸官一人,以武昌府同知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