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珪
元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字公端。张弘范子。至元二十九年(1292),拜江淮行枢密使。成宗初,擢南台中丞。皇庆初,拜中书平章政事。遭倖臣失烈门诬害,受杖罚,托病家居。英宗至治年间,起为集贤殿大学士,复拜中书平章政事。至治三年(1323),铁失等杀英宗,上书泰定帝,力请诛铁失。泰定元年(1324),赴上都奏当世得失,不获采纳。知经筵事。三年,因病辞归。
元易州定兴(今属河北)人,字公端。张弘范子。至元二十九年(1292),拜江淮行枢密使。成宗初,擢南台中丞。皇庆初,拜中书平章政事。遭倖臣失烈门诬害,受杖罚,托病家居。英宗至治年间,起为集贤殿大学士,复拜中书平章政事。至治三年(1323),铁失等杀英宗,上书泰定帝,力请诛铁失。泰定元年(1324),赴上都奏当世得失,不获采纳。知经筵事。三年,因病辞归。
书名。赵志忠撰。十六卷。志忠入宋后,记述辽朝事进上,内容有君臣世次、国俗、官称、仪物及蕃汉兵马、山川风物等多项,故称杂录。
杂志名。清光绪二十三年四月二十日(1897.5.21)创办于上海。五日刊。程主编。称中国有利而未尽兴,有弊而未尽革,遂日渐流于贫弱。为兴利革弊,庶贫弱转为富强而创办此报
明隆庆六年(1572)以宣化县定禄洞地置。治今广西扶绥县。辖境相当今扶绥县大部分地区。属南宁府。1912年改为县,1914年改为扶南县,1951年与绥渌、同正二县合并置扶绥县。
官名。清末新军军官之一种。时新军统带一标(团)之长官称统带,亦称标统。又清末禁卫军亦遵新军之制,每标署统带官一人。
一作五氏。春秋晋邑。在今河北邯郸市西。《左传》定公十年(前500):“卫侯伐邯郸午于寒氏”,即此。
书名。清邓显鹤编辑。原为五十四卷,周诒朴补为六十卷。收录湖南资水流域即清代宝庆一府及今长沙、安化、益阳、湘阴、常德、沅江诸市、县三百人诗作。始于明代,止于清嘉庆、道光之际。其编次,一般以作者科目先后为
书名。清末天恨生编。十二章。作于宣统三年(1911)。主要记叙武昌起义前后形势及起义过程,起宣统三年八月十四日,迄二十七日刘家庙激战,兼插黎元洪、黄兴小史和逸事。其中所记起义后武昌地区社会秩序、商业、
在今江西宜春市东。《资治通鉴》:五代梁乾化四年(914),吴袁州刺史刘崇景叛附于楚。吴将柴再用等进讨,破崇景于万胜冈,即此。
东汉蜀郡成都(今属四川)人,字仲经。博学经书。桓帝建和初,征拜议郎,侍讲禁中,再迁侍中。后嗣爵为侯。历任弘农太守、少府、大鸿胪、长乐少府、卫尉等职。朝廷每有灾异疑事,常咨询之,为当世名士,士人誉为“八
书名。不著撰人。清孙家鼐年谱。起道光七年(1827),迄宣统元年(1909)。以记仕历为主。全书内容虽简略,但光绪二十四年(1898)条记戊戌变法事独详,颇有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