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把总

把总

官名。明代始置,为基层领兵官。分设于京营三大营及各地总兵之下。属京营三大营者,位在千总之下,设于永乐二十二年(1424)。属总兵者,位在守备之下,无品级,无定员,分属所领之兵。清亦置,为绿营军下级军官,即基层组织“”的领兵官。位于千总下,正七品,掌巡守营、哨汛地。亦称营把总。另有外委把总,正九品,地位较营把总为低。漕运总督所辖卫所及守御所亦设把总。称卫把总和守御所把总,统率运军领运漕粮。四川、云南等省土弁和苗屯武官中也设把总,称土把总、屯把总和苗把总。

猜你喜欢

  • 御厨

    官署名。北宋初年置,掌供奉御用膳食等事。设勾当官四人,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及内侍充任。辖有食手、兵校千余人。元丰改制,归隶膳部。后改隶光禄寺。崇宁二年(1103),并入太官局。南宋复分置,隶膳部。

  • 丞相

    官名。(1)最高国务长官。战国秦始置,或一人,或分左、右。一说魏、赵、燕国亦置。掌辅弼国君管理本国军政要务。属官较少,具体事务由各级官吏分工负责。其封列侯者权位尤重。秦朝沿置,以御史大夫为副职,以相制

  • 中比通商条约

    亦称《中比北京条约》。比利时强迫清政府订立的不平等条约。同治四年九月十四 日(1865.11.2)由三口通商大臣崇厚与比国使臣金德俄固斯德(Auguste T’Kint deRoodenbeke)签于

  • 广东武备学堂

    学校名。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两广总督陶模、广东巡抚德寿在黄埔广东陆师学堂旧址开办。罗崇岭任总办。招生限额一百八十人。三十一年改为两广陆军中学堂。

  • 塔布噶举

    藏传佛教噶举派两大传承之一。由塔布拉杰(1079—1153)创立。塔布拉杰先从甲域哇学噶当派教法,后从米拉日巴改学噶举派。北宋宣和三年(1121),塔布拉杰建岗布寺,传教收徒,形成此传承。以噶举派教义

  • 帑盐

    清官买官销之余盐。雍正时因松江、台州、温州三府盐场产旺,余盐多私漏。乃发帑银八万,交场员收买或委官管理收发。将所收帑盐,尽销本处渔户、蜇户。亦准引商、帑商运往他处销售,各照科则纳课外,输经费银一、二、

  • 十二宫

    古代天文学名词。即黄道十二宫。源于古巴比伦和古希腊。隋时由印度传入中国。隋那连提耶舍译《大乘大方等日藏经》卷八作:特羊、特牛、双鸟、蟹、师子、天女、秤量、蝎、射、磨羯、水器、天鱼等十二宫。唐末五代又译

  • 马步院

    官署名。五代置于诸州,掌刑狱之事,以牙校任都虞候及判官。宋开宝六年(973)改为司寇院。又唐末河东节度使所属有马步司,置虞候,疑为五代马步院之始。

  • 刘国杰

    1234—1305元益都(今山东青州)人,字国宝。先世为女真乌古伦氏,后改汉姓。至元六年(1269),以益都新军千户从征宋襄、樊。以功赐号拔都(勇士),称刘二拔都。十四年,任汉军都元帅,随伯颜平定昔里

  • 提举仓场司

    官署名。金贞祐五年(1217)置。主管仓、场出纳公平及不使亏败。设使、副使领司事,秩从五品、从六品。初由吏部辟举,后由尚书省拟。下设监支纳官十六员,秩八品,以年六十以下廉干人充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