捍海塘
①今杭州湾北岸海宁市一带海塘的前身。约始筑于唐初。《新唐书·地理志》盐官县(今浙江海宁市西南盐官镇):“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713)重筑”。其后历代皆有修筑。南宋时犹有部分遗存。②今浙江杭州市区东南沿钱塘江的海塘。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吴越王钱镠为防止江潮入侵,在候潮门外筑。后世称为钱氏捍海塘,简称捍海塘。
①今杭州湾北岸海宁市一带海塘的前身。约始筑于唐初。《新唐书·地理志》盐官县(今浙江海宁市西南盐官镇):“有捍海塘堤,长百二十四里,开元元年(713)重筑”。其后历代皆有修筑。南宋时犹有部分遗存。②今浙江杭州市区东南沿钱塘江的海塘。五代梁开平四年(910)吴越王钱镠为防止江潮入侵,在候潮门外筑。后世称为钱氏捍海塘,简称捍海塘。
①文书名称。下行文。清代皇帝谒陵、巡幸或皇子等外出时,每日向所在地方官支领柴炭等物的凭据,称作印票,也称照票。②清代纳税之收据。参见“串票”。
?—1903清广东番禺人,字筠庵。道光进士。历任翰林院侍读学士、甘肃学政、兵部侍郎。光绪二十三年(1897)在总理衙门行走,擢礼部尚书。百日维新期间欲将经济科归入八股,遭宋伯鲁、杨深秀弹劾。光绪帝饬其
一译钵掣逋。原意为大僧人。吐蕃王朝首席掌政僧官。位居宰相之首。墀德松赞时始设,由娘定埃增桑布担任。可黎可足时由勃阑伽·贝吉云丹担任。
夏王。芒之子。即位后曾加畎夷、白夷、赤夷、玄夷、风夷、阳夷之爵命(《古本竹书纪年》)。
即“观音”。
书名。清王韬辑撰。一卷。按公历年代顺序记述西方文化、科学方面的成就。王氏于1853、1858两年,与英人艾约瑟(Joseph Edkins,1823—1905)译《格致新学提纲》一卷,凡象纬、历数、格
书名。清于敏中等奉敕撰。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书,十六卷。记乾隆三十九年镇压山东临清王伦起义事。有内府本。
即“旰夷”。
亦作坎尔井。古称井渠。新疆维吾尔族农民利用地下水溉田的水利设施。主要流行于吐鲁番、鄯善、托克逊、哈密等干旱地区。由竖井、暗渠、明渠三部分构成。竖井若干,直通地下含水层,用以取土疏浚;地下暗渠一道,与竖
1666—1681清江南高邮(今属江苏)人。平西王吴三桂孙,吴应熊子。三藩叛起,留云南。康熙十七年(1678)三桂死,奔丧至贵阳,为三桂部将胡国柱、马宝等拥立继位,改元洪化,倚方光琛、郭壮图为腹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