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提举

提举

官名。(1)提举常平官之简称。(2)宋代始置,亦为差遣名目,如提举保甲、提举弓箭手等。元置为诸提举司长官,如提举左八作、提举都城所、提举富宁库、田赋提举司、织染人匠提举司、都提举万亿宝源库等均置。并多置同提举、副提举等。明沿元制,如盐课提举司、宝钞提举司、市舶提举司、大通关提举司等均置。清除沿置为盐课提举司长官外,文渊阁亦置。又,道官亦设提举,分掌道教事务。道光元年(1821)定为从六品,依例升迁提点,缺出由副理、赞教升补。

猜你喜欢

  • 谢麟

    ?—1094北宋建州瓯宁(今福建建瓯)人,字应之。嘉祐进士。为石首县令,时江水为患,率民叠石障堤,称为“谢公堤”。熙宁七年(1074),自通判辰州迁知沅州兼沿边溪洞都巡检使,置博买务以平物价。此后近二

  • 引见档

    档案名称。清军机处档册。专记各衙门带领引见之人员名单。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所藏汉引见档,起自咸丰十一年(1861),止于宣统三年(1911),共计八十五册。另有满文引见档嘉庆十四年(1809)一册,光绪

  • 混混

    清末天津土棍、地痞之俗称。此类人等分党称雄,横行街市,往往白天持刀而行,草菅人命,以敢死为能事,以械斗见高低,多有十二三岁少年入伙为伍,保甲、巡捕无可奈何。义和团运动时期,混混相率冒充拳团,趁火打劫;

  • 两粤

    地区名。和“两广”同义。广东、广西本百粤(越)地,故又别称粤东、粤西,合称“两粤”。

  • 吴宽

    1435—1504明苏州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原博,号匏庵。成化八年(1472)状元。授修撰,任东宫讲官。孝宗即位,遂迁左庶子,预修《宪宗实录》,累迁掌詹事府事。入东阁专掌敕诰,进礼部尚书。卒赠太子

  • 贺祉

    ?—1288元益都(今山东青州)人。至元六年(1269),袭父职为千户,守胶州。十年,率战舰五百艘为先锋,攻宋五河口城。后攻掠高邮、宝应、淮安、泗州等地。二十年,率部镇压黄华起义。二十四年,元军侵安南

  • 杨善

    1384—1458明顺天大兴(今属北京)人,字思敬。诸生。永乐元年(1403)以鸿胪寺序班累进右寺丞。正统时历官礼部左侍郎、右都御史。景泰元年(1450)与侍郎赵荣出使瓦剌,善词辩,也先不能屈,迎英宗

  • 京口耆旧传

    书名。南宋刘宰撰。九卷。今本为四库馆臣从《永乐大典》中辑录。嘉定七年(1214)修镇江志,刘宰搜访京口名贤事迹,八年夏成此书。所采事迹始于宋初,迄于嘉定七年,生者俱不入传。其《王遂传》、《刘宰传》则为

  • 陈瑸

    1656—1719清广东海康(今雷州)人,字眉川,又字文焕。康熙进士。康熙四十九年(1710)官台厦道,修炮台公费银三万两,毫不私取。五十三年晋湖南巡抚,次年调福建,均清廉如旧,被圣祖赞为操守极清,乃

  • 柳仲礼

    南朝梁河东解县(今山西临猗西南)人。初随父柳津从晋安王萧纲镇雍州,为司州刺史。侯景之乱,入援京师,为西道都督。羊侃死,为大都督。拥兵不战,台城陷,降侯景。景遣赴司州。大宝元年(550),魏杨忠围安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