斥丘县
西汉高帝封唐厉为斥丘侯,后改为县。以地多斥卤得名。属魏郡。治今河北成安县东南。《资治通鉴》:东汉初平四年(193),魏郡兵反,“(袁)绍还屯斥丘”,即此。东魏天平初废。
西汉高帝封唐厉为斥丘侯,后改为县。以地多斥卤得名。属魏郡。治今河北成安县东南。《资治通鉴》:东汉初平四年(193),魏郡兵反,“(袁)绍还屯斥丘”,即此。东魏天平初废。
官名。唐天宝以后置,佐防御使掌本州军事防务。五代后周显德五年(958)定为准从六品。宋沿置,为武散官,无职掌,亦无固定员额,用以安置贬降官员,元祐中定为从八品。辽代置为防御使司副长官。
?—820唐人,本名杨仁力或杨仁昼。习方伎。宪宗好神仙,宰相皇甫鎛等荐之。元和十三年(818),召入禁中。自云能致不死药,请官天台山,采灵草为药,得授权知台州刺史。乃驱吏民采药山谷,岁无所获,举族遁去
元代蒙古语中的汉语借词,源于汉语道人。元代文献中音译作“脱因”或道人,义译和尚。
西汉沛郡相(今安徽濉溪西北)人,字子康。陈万年之子。以父任为郎。元帝时擢御史中丞,总领州郡奏事,课第诸刺史,内执法殿中,公卿以下皆敬惮之。因劾奏中书令石显专权,被诬髡为城旦。成帝时复起,历任冀州刺史及
即“妹喜”。
官署名。清末外务部所属四司之一。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掌订立约章,奏派使臣,更换领事,各国使臣觐见、会晤,本部官员升调各事。置郎中、员外郎、主事等。
书名。南宋彭大雅撰,徐霆疏。一卷。顶格书者,为大雅原著;其低一字者,为徐霆所疏,乃嘉熙元年(1237)徐霆编定之本。大雅随使蒙古在绍定六年(1233),徐霆则在端平二、三年间(1235—1236)。书
?—535北魏时步落稽人。孝昌元年(525)居云阳谷(今山西左云),自称天子,年号神嘉,置百官,活动于汾、晋间。西魏大统元年(535),为魏所灭。
书名。一作《魏诸州记》、《后魏诸州记》、《后魏风土记》等。作者不详。二十一卷(一作二十卷)。为北魏全国总志。原书已佚。《水经注》、《初学记》、《元和郡县志》、《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等皆有引文,清
①西汉置。治今湖南攸县西南六十里。初元元年(前48)封长沙剌王(《汉书·王子侯表》误作“孝王”)子宗为阳山侯,即此。寻改名阴山县。②西汉置。以境内阳岩山为名。治今广东阳山县东南。东汉省入阴山县,三国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