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忠节公奏议
书名。清李秉衡撰。十六卷。李氏为晚清封疆大吏,在山东多年。是书所记奏议大部分系山东巡抚任内所上,论及德国、日本入侵文字不少。
书名。清李秉衡撰。十六卷。李氏为晚清封疆大吏,在山东多年。是书所记奏议大部分系山东巡抚任内所上,论及德国、日本入侵文字不少。
西汉东海兰陵(今山东苍山西南兰陵镇)人,字仲翁。治《春秋》,家居教授。征为博士、太中大夫。宣帝时先后任太子少傅、太傅。其侄疏受同时为少傅。任职五岁,俱告病辞官还乡,得赐金数十斤。亲属劝其为子孙购置产业
《周礼》女官之一。指王诸姑姊妹之女有爵位者。辅佐王后掌宗庙祭祀。《周礼·春官》:“外宗,凡外女之有爵者”,“掌宗庙之祭祀,佐王后荐玉豆,眂豆笾。及以乐彻,亦如之。王后以乐羞,则赞。 凡
三国蜀汉永昌不韦(今云南保山东北)人。吕凯子。凯死,嗣立。晋太康中,以献宝石得任永昌太守。太安元年(302)后,官至南夷校尉,掌管南中建宁、兴古、云南、永昌诸郡军政大权。
1653—1705清初拉萨北部人。藏族。属仲麦巴家族。康熙十八年(1679),被达赖五世任为第巴,总理西藏地方政务。在任时,大力发展格鲁教派,扩建布达拉宫,令地方官员一律信奉黄教;命贵族居官拉萨,收其
见“脚色”。
?—1280元都昌(今属江西)人,又名杜可用。以白莲教聚众。世祖至元十七年(1280)四月,举兵反元,众至万余。自号杜圣人,称天王,年号万乘。以谭天麟为副天王,都昌西山寺僧为国师。为元江淮行省参知政事
①(?—664)唐蒲州虞乡(今山西永济东北)人。隋末,任景城县户曹,为官清廉。窦建德破景城,将杀之,县民为之请命,遂署为黄门侍郎。建德败,归唐。太宗时,授侍御史,迁给事中,在朝直言敢谏。贞观四年(63
东晋佛教般若学派之一。支道林所创。流行于晋宋之际。吉藏《中论疏》以为另有关内一派,然南朝陈至唐代佛教学者多不采此说。主张“色”系人们主观设施之名言概念,而非自身固有之存在,以“色”之假名不实,说明“色
415—453南朝宋琅邪临沂(今山东临沂北)人,字景玄。王弘侄。少好学,善为文,能书画,兼解音律、医方、阴阳术数。起家司徒祭酒。后为始兴王刘濬府吏。累迁官不就。常住门屋一间,寻书玩古。
辽代建立后,仿前代制度,设立国史院,编录《起居注》、《日历》和《实录》。初次纂修《实录》,在圣宗统和初,由枢密使、监修国史室昉和翰林学士承旨邢抱朴主撰,统和九年(991)正月修成,凡二十卷,称《统和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