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宅编
书名。宋方勺撰。十卷。勺尝居湖州之泊宅村,故名。记述元祐、政和间朝野旧事,及地理、杂记、诗文。是书盖方氏原本,另有《稗海》三卷本,虽非全书,然有数条,如记方腊起义等,较详于此本。清卢文弨曾合两本为一,于异同详略处,时以己意剪裁,稍失古书之旧。
书名。宋方勺撰。十卷。勺尝居湖州之泊宅村,故名。记述元祐、政和间朝野旧事,及地理、杂记、诗文。是书盖方氏原本,另有《稗海》三卷本,虽非全书,然有数条,如记方腊起义等,较详于此本。清卢文弨曾合两本为一,于异同详略处,时以己意剪裁,稍失古书之旧。
清江苏青浦(今属上海市)人,字金城。善画山水。康熙中曾供奉内廷,奉命作畅春园图本,称旨,命佐监造。畅春园建成,赐金归里。后再召入京,卒于途。
道家用语。意为保全生命必须重视和研究养育身体之道。《庄子·养生主》:“惠文王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晋郭象注:“夫生以养存,则养生者理之极也。”
1226—1289南宋信州弋阳(今属江西)人,字君直,号叠山。宝祐四年(1256)与文天祥同举进士。除抚州司户参军,即弃去。吴潜宣抚江东西时,他聚众万余守信州。五年为建康考官,出题以贾似道政事为问,暗
东汉永初三年(109)置。治阴平道(今甘肃文县西北)。属益州。辖境相当今甘肃文县和四川平武、南坪等县地。建安末曹操改为阴平郡。
西汉重要冶铁、铸铁地,位于今河南巩义市南嵩山脚下。面积2万平方米。1958—1959年发掘2000平方米,发现矿石处理场一处、多种炼炉十六座,熔炉、锻炉、退火炉和炒铁炉各一座,藏铁坑十七处。出土有大量
商办企业。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由蔡缄三创办于江苏无锡,资本二十八万元。或说宣统元年(1909)创办,资本三十九万余元。
北魏景明元年(500)改博陆县置,以地居博水之野得名。治今河北蠡县。属高阳郡。隋属河间郡。唐属深州。宋为永宁军治。金为蠡州治。蒙古至元三年(1266)省入蠡州。三十一年复置。明洪武元年(1368)移今
书名。唐元稹撰。一卷。记述翰林院承旨学士姓名,起自贞元二十一年(805)郑絪,迄于元和十五年(820)杜元颖、元稹等,共十二人。卷末所录李德裕、李绅、韦处厚三人事,乃系后人所附益。宋洪遵收入《翰苑群书
唐彩色釉陶的通称。多为生活器皿和殉葬俑类。制法为以上等白粘土作素胎,烧至1000℃—1100℃,冷却后涂以铅和石英配制的各种釉色,再经氧化燃烧至800℃—900℃即成。亦可以约800℃的低温一次烧成。
①官署名。(1)即尚书省膳部,唐龙朔二年(662)改此称,咸亨元年(670)复旧称。天宝十一载(752)再改此称,至德二载(757)复名膳部。(2)明代女官尚食局所领四司之一。洪武二十七年(1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