漕运司
官署名。金、元掌河仓漕运之机构。金设提举、同提举领司事,秩正五品、正六品。下设勾当官掌催督起运纲船。吏员有司吏、孔目官、公使、押纲官等。凡河漕所经之地,州府官衔内皆带提控漕河事,县官带管勾漕河事。漕运司下设儤使科、起运科。元称漕运使司,世祖中统四年(1263)由漕运所改置,秩正五品。至元十二年(1275),改为都漕运使司。次年,分设江南漕运司。十五年罢,以其事隶行中书省。后都漕运使司亦简称漕运司。
官署名。金、元掌河仓漕运之机构。金设提举、同提举领司事,秩正五品、正六品。下设勾当官掌催督起运纲船。吏员有司吏、孔目官、公使、押纲官等。凡河漕所经之地,州府官衔内皆带提控漕河事,县官带管勾漕河事。漕运司下设儤使科、起运科。元称漕运使司,世祖中统四年(1263)由漕运所改置,秩正五品。至元十二年(1275),改为都漕运使司。次年,分设江南漕运司。十五年罢,以其事隶行中书省。后都漕运使司亦简称漕运司。
亦作纥突邻、纥豆陵。古部落名。原称没鹿回部,游牧于意辛山(今内蒙古二连浩特西南),后为鲜卑拓跋力微所并。至拓跋猗卢(?—316)时,复其部,改名为纥豆陵。登国五年(390)复为拓跋魏击破,首领屈地鞬率
书名。清吴楚椿撰。乾隆四十一年(1776)成书,收入《处州府志·艺文志》。记述浙江青田县一带畲民系于顺治年间由琼海迁来,有钟、雷、蓝、盆、娄五姓,刀耕苦作,或佃种田亩,或扛抬山舆,识字者极少。后渐有读
泽薮名。又名巨鹿泽、广阿泽。《书·禹贡》导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尔雅·释地》十薮:“晋有大陆。”在今河北隆尧、巨鹿、任县三县之间。源出今内丘县以南,沙河市以北,太行山东麓的河流都汇注于此。黄河
即“玉素布”。
福建漳州至厦门铁路。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福建全省铁路公司设立,兴筑此路。三十三年兴工,宣统二年(1910)仅完成嵩屿至江东桥段28公里,耗资二百四十二万余元。民国初年全线(45公里)通车。
又名蒙学堂、蒙学馆,即幼稚园。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的《钦定蒙学堂章程》规定,“蒙学为各学之根本”,所有府厅州县之处城乡集镇一律开设蒙学堂。次年制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蒙养院
前328—前307一作秦悼武王。战国时秦国国君。公元前310—前307年在位。名荡。秦惠王之子。即位后逐张仪、魏章赴魏。秦武王二年(前309)初置丞相,以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有“通三川,窥周室”之
在今江苏淮阴县西南废黄河南岸。据《水经·泗水注》及《淮水注》:北临泗水,南枕淮水。东晋、南北朝时淮阳郡治此,为南北战守要地。《资治通鉴》:梁天监五年(506),将军萧昞将兵围魏淮阳,败还,即此。
即“北魏孝明帝”。
军队编制单位。东晋、南北朝时设队主为主将,下设队副,上属军主。所指挥的兵力无定员,自数十人至数百人不等。隋唐时为府兵基层编制之一。隋时每队人数或为百人,唐时定为五十人,在团之下,火之上,设队正等官。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