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玄同

玄同

道家用语。指智者不用感官与外物接触而与“”合一的境界。《老子》第五十六章:“知(智)者不言,言者不知(智)。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河上公注:“玄,天也。人能行此上事,是谓与天同道也。”

猜你喜欢

  • 文献皇后

    即“独孤皇后”。

  • 遵义教案

    清同治八年(1869),贵州遵义教民杨希伯纠众打毁炎帝庙神像,激起众怒。民众群起打毁天主堂及教会医院,打死传教士一人,群众被打死二十多人。清政府以处死百姓一人,判刑四人,赔银三万两结案。

  • 关外

    地区名。(1)秦、汉、唐等定都今陕西的王朝,称函谷关或潼关以西近畿之地为关内,对关内而言,又称关东地区为关外。《史记·高祖本纪》:“汉王之出关至陕,抚关外父老。”此“关外”即指函谷关以东地区而言。(2

  • 部推

    明代选官制度。京官太常卿以下官职空缺,多由吏部推举,再加任用。京营大号头官以上军官,则多由兵部推举。

  • 县大夫

    官名。春秋时置,掌一县政令之长官。《左传·襄公三十年》:“赵孟问其县大夫,则其属也。”《史记·赵世家》:“晋顷公之十二年,六卿以法诛公族祁氏、羊舌氏,分其邑为十县,六卿各令其族为之大夫。”

  • 古代砍伐用的工具。石器时代以石制成,一般为扁长形,下端有平刃或弧刃,上端有的有穿孔或有肩,可安装短柄。青铜时代出现青铜斧,形略同,上端为方銎,有的銎一侧或两侧有系环,始见于商代。另有兵器,以青铜制成,

  • 铁蒺藜

    亦曰蒺藜。古代防御障碍器。从春秋战国至明清一直为兵家所用。以铁作三锐锋,亦有四锐锋者,可散投,也可中贯绳索相连,以便收取,称安营蒺藜。刺人马足,阻其行。使人马不得驰骋。亦有以三角坚木为之者称木蒺藜;布

  • 时宪书

    即时宪历。通称历书。清代因避高宗弘历讳,改称时宪书。

  • 三五历纪

    历(曆)又名《长历》。书名。三国吴太常卿徐整著。《玉函山房辑佚书》中辑为一卷。记述日月恒星的视径大小,并将恒星分为大中小三等。又称日径千里,月径千里,大星径百里,中星径五十里,小星径三十里,北斗七星间

  • 大通河

    见“通惠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