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马五脏法
畜牧学名词。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相结合之相马术。《齐民要术·相马五脏法》提出,如“肺欲得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这种鉴定技术已掌握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之有机联系,了解外形是内部器官之外部表现,并反映出生理机能特点与役使能力。
畜牧学名词。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相结合之相马术。《齐民要术·相马五脏法》提出,如“肺欲得大,鼻大则肺大,肺大则能奔”。这种鉴定技术已掌握外部形态与内部器官之有机联系,了解外形是内部器官之外部表现,并反映出生理机能特点与役使能力。
发明于西周时期,至战国时普遍推广。当时大量的青铜容器、礼器、兵器、车马器等都曾采用此工艺。《诗·秦风·小戎》三次提到的“鋈”字即指此工艺。西汉后主要保留在铜镜工艺中,并沿用至明清。基本操作与镀金相似。
报纸名。清光绪三十二年一月五日(1906.1.29)在开封创刊。河南学务公所主办。每日一张,篇幅大小不定,单面铅印。宣统三年六月二十四日(1911.7.19)停刊。
元至元四年(1267)升东平路博州置博州路,十三年更名东昌路。治聊城县(今市)。辖境相当于今山东聊城、茌平、莘县和河北邱县等市、县。属中书省。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东昌府。
五代后梁太祖朱温年号(911—912)。凡二年。末帝朱友贞沿用(913—915)。凡三年。
官制用语。南朝梁、陈对定员以外的官吏称限外。《隋书·百官上》:“《梁国学有》太学博士八人。又有限外博士员。”《陈书·王通传》:“累迁王府主簿,限外记室参军。”
即今四川成都市东北弥牟镇。《资治通鉴》:五代后唐长兴三年(932),东川帅董璋谋袭成都,孟知祥自将兵趣汉州,至弥牟镇,即此。
清浙江萧山人,字凝初,号幼山、酉山。曾祖栋,明末诸生,著有《晋书摘谬》二卷,遭乱不传。他于乾隆五年(1740)始读《晋书》,觉其取舍失当,是非混乱,乃发愤绍述祖志,芟繁补阙,重为刊定,于十九年著成《晋
1599—1661明末清初辽东(今辽宁辽阳)人。原为明广宁守备。天启二年(1622)降后金,后隶汉军正白旗。天聪六年(1632)任乌真超哈昂邦章京。崇德二年(1637)授汉军左翼都统。屡从军攻明,有军
①古代试图将律与历结合在一起的学说或实验。又称候气说。据《后汉书·律历志》载:在“为室三重”的缇室里,按方位置律管,管末端放入苇膜灰,此灰将为季节变化所动。候气说来源于律与月相配的《礼记·月令》,律与
官名。三国魏置,为中署长官,七品。参见“中署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