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
唐开元十三年(725)改闽州置。因州西北福山得名(《元和郡县志》)。治闽县(今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屏南、福安等市、县以东地区。天宝、至德间曾改为长乐郡。五代闽一度改为长乐府。唐为福建节度使治。五代为闽都。宋为福建路治。南宋景炎元年(1276)端宗即位于此,曾改名福安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为福州路。
唐开元十三年(725)改闽州置。因州西北福山得名(《元和郡县志》)。治闽县(今福州市)。辖境相当今福建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屏南、福安等市、县以东地区。天宝、至德间曾改为长乐郡。五代闽一度改为长乐府。唐为福建节度使治。五代为闽都。宋为福建路治。南宋景炎元年(1276)端宗即位于此,曾改名福安府。元至元十五年(1278)升为福州路。
见“通州①”。
官名。府属僚佐之一。西魏大统初始置,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府僚佐。北周大丞相、丞相府亦置。
1702—1768法国人。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清乾隆三年(1738)来华,充内廷画师。后死于北京。善画马和人物,作品有《十骏图》等,并曾与郎世宁、艾启蒙和安德义(Joannes Damasenus S
①即“孙武①”。②书名。战国时书。《汉书·艺文志》著录十六篇,列于道家。未著撰者。梁玉绳《古今人表考》曰:孙子惟见《庄子·达生篇》,名休。清梁学昌《庭立纪闻》称《艺文志》道家孙子即其人,《庄子·达生篇
1371—1439明浙江开化人,字用诚。永乐初上书言事,授翰林典籍。与修《太祖实录》、《永乐大典》。选为东宫讲官,历左春坊左司直。仁宗即位,官至卫王府左长史。著有《觉非斋稿》。
东晋隆安五年(401)置,治今湖北荆门市北。为武宁郡治。西魏、北周又为鄀州治。隋大业时属竟陵郡。唐属襄州。五代周废入宜城县。唐天祐二年(905),荆南牙将王建武迎降朱温将杨师厚于此。
?—前501春秋时郑国国君。公元前513—前501年在位。名虿。郑定公之子,继定公即位。郑献公八年(前506),晋定公假周王室之名会诸侯于召陵(今河南偃城东),郑与会。十三年,执政驷歂杀邓析而用其竹刑
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丁未年),孙中山任黄明堂为都督,赴广西边境谋划起义。十月二十七日(12.2)攻占镇南关(今友谊关)右辅山三炮台。孙中山、黄兴等亲赴前线指挥,与士卒并肩作
?—1510明陕西安定人。弘治进士。历官吏部主事、文选郎中等。被劾家居。正德初刘瑾擅权,以焦芳荐复起,正德四年(1509)官至吏部尚书。次年瑾败,下狱死。
374—426南朝宋北地灵州(今宁夏灵武西南)人,字季友。傅咸玄孙。博涉经史,尤善文辞。初为晋建威参军。义熙中,从刘裕出兵关中,攻灭后秦。宋初,以佐命功封建城县公。入直中书省,专掌诏命,进中书监、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