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蒙养院

蒙养院

又名蒙学堂、蒙学馆,即幼稚园。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清政府颁布的《钦定蒙学堂章程》规定,“蒙学为各学之根本”,所有府厅州县之处城乡集镇一律开设蒙学堂。次年制定《蒙养院及家庭教育法章程》,规定蒙养院专为保育教导三岁至七岁儿童之所,辅助家庭教育,并对保育教导要旨、教学内容、屋场图书器具及管理事务作了明确规定,推动了蒙养院的发展。

猜你喜欢

  • 甲长

    ①见“甲”。②南宋乡兵基层领兵官。建炎元年(1127),诸路州军置忠义巡社,隶宣抚司。后募乡民为之,每十人为一甲,设甲长一人领之。

  • 韦方质

    ?—690唐雍州万年(今陕西西安)人。韦云起孙。光宅元年(684),官至凤阁侍郎、同平章事。曾改修《垂拱格式》,多所损益。次年,同凤阁鸾台三品。武承嗣、武三思恃宠用事,诸宰相皆倾附之,唯其托疾不礼,不

  • 扬威将军

    官名。东汉末曹操置。为领兵之官。蜀、吴亦置。晋、南朝宋沿置,十六国前燕和北魏亦置。魏、晋、宋为四品,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四品上,二十三年改为从四品。清代为临时委派的军事统帅之一,品秩从原

  • 钱江

    约1800—1853清浙江长兴人,一作归安(今湖州)人。监生出身。略习拳勇技击。道光二十二年(1842)在广州参加抗英斗争,与何大庚起草《全粤义士义民公檄》,触时忌被捕,充军新疆。旋遇赦归。咸丰三年(

  • 通祀辑略

    书名。明无名氏撰。三卷。本书记载历代崇祀孔庙礼仪,起自鲁哀公元年(前494),迄于南宋咸淳三年(1267)。疑作者为元人。上卷分谥号、庙祀、殿额、座像、冕服、封爵、位序、配享八门。中卷分从祀、乡贤二门

  • 大甲溪

    本台湾土著番社名。有大甲东、大甲西二社,据大甲溪入海口。即今台中县西北大甲镇。清苗栗县所属大甲巡检司驻地。光绪二十一年(1895),日本侵占台湾,徐骧、吴彭年等曾在此抗击日军。

  • 杨卓霖

    ?—1907清湖南醴陵人,一作杨卓林,又名恢,字公仆。早年入清军为目兵。光绪二十六年(1900)随军至京、津,抵抗八国联军。旋入南京将弁学堂。三十年留学日本。次年入同盟会,积极参加反对日本政府取缔中国

  • 司徒公

    司徒之尊称。《尚书大传》:“天子三公,一曰司徒公,二曰司马公,三曰司空公。”

  • 半庄

    清代王、公、宗室庄田之一种。每庄土地二百四十亩至三百六十亩不等。设庄头管理壮丁进行生产。

  • 理官

    ①官名。执掌司法。《汉书·艺文志》:“法家者流,盖出于理官。”古代兵刑合一,将领皆为司法官。《尉缭子·将理》:“凡将,理官也。”②大理寺官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