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阿
即“移剌蒲阿”。
即“移剌蒲阿”。
即中华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府。清宣统三年八月二十日(1911.10.11)成立于湖北咨议局。是武昌起义后依据同盟会《革命方略》建立的第一个省级革命政权,曾一度代行革命方面中央政府职能。《革命方略》中规定
用水作淬火介质的热处理工艺。至迟发明于春秋时期。河北易县燕下都遗址出土的战国钢剑、钢戟,都有淬火马氏体组织。西汉时期已有明确记载。后此工艺应用很广,据说还用于处理青铜镜。三国时蒲元已掌握不同水质对淬火
官名。北宋太平兴国三年(978)置,分东、西二使,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元丰改制定为从七品。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改武义郎。
清代买卖田地之一种,与绝卖相别。卖出后,原业主可向买主索补价银、回赎田地,契上常用“不拘年月远近,银到归赎”字样。价银远低于绝卖价。
官名。唐代南诏中央主要官员。共设十二人。在内随同清平官每日参见诏主议政,出外镇守重要城镇,任节度使,积有功绩,得升清平官,兼掌九爽、三托(皆中央职能部门)之事。
本巴国地,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灭巴国置郡。治江州县(今重庆市嘉陵江北岸,三国蜀汉移治南岸。南朝齐改名垫江县,北周改名巴县)。辖境约当今四川阆中、南充、泸州等市以东和重庆奉节县以西,綦江、武隆等
仆(僕)官名。(1)皇帝侍卫首领。三国魏置,统营兵,掌宫禁侍卫。员一人,五品。隶光禄勋。西晋沿置,与虎贲中郎将、羽林监合称三将,五品。东晋以后无营兵。南朝属领军将军(中领军)。宋泰始以后,多以军功得之
书名。清姚振宗撰。六卷。主要拾补《汉书·艺文志》所不著录者,如应劭《风俗通义·氏族篇》、诸氏姓书、汲冢竹书、谶纬之书、王莽之书、私家撰述之诗赋、杂文别有所本者,及《通志·艺文略》以后诸家簿录所载诸家书
即“闵子骞”。
具有军士身份的手工业工匠。汉代有从事冶铁生产的“军卒”。宋代有从事军器制作、军服织造等项生产的“军匠”、“兵匠”。军匠随调随到,万无一失,故亦称“万全军匠”。明代军匠隶军籍,属都司卫所。洪武二十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