蓼
古国名。(1)或作廖,或谓即古国,叔安裔子董父事舜,为豢龙氏,其后为董姓,蓼在今河南唐河南八十里。春秋时为楚所灭。(2)或作鄝,偃姓,皋陶之后,在今河南固始东北。公元前622年为楚所灭。
古国名。(1)或作廖,或谓即古国,叔安裔子董父事舜,为豢龙氏,其后为董姓,蓼在今河南唐河南八十里。春秋时为楚所灭。(2)或作鄝,偃姓,皋陶之后,在今河南固始东北。公元前622年为楚所灭。
港湾名。一作沪尾、虎尾。在今台湾台北县北淡水河口北岸。《东西洋考》:“倭侵扰鸡笼、淡水。”明崇祯二年(1629),西班牙殖民者筑城塞,名“圣多明各”(San Domingo)。当地人称“红毛城”、“沪
元至元十四年(1277)改会川府置。治武安州(今四川会理县南)。辖境相当今四川会理、会东等县地。属云南行省罗罗斯宣慰司。明洪武十五年(1382)又改为府。
清军与蒙古准噶尔策零间一次重大战役。雍正九年(1731)六月,噶尔丹策零遣大小策凌敦多布引兵三万屯额尔齐斯河源,谋犯清军北路,密遣人至清靖边大将军傅尔丹军前诈降。伪言准军前锋二千,驼马万余,驻博克托岭
书名。作者不详。四卷。约成书于明末。本书杂出于众手,属于汇编性质的农书。以春秋时经商致富的陶朱公为书名,内容与《便民图纂》相似。分谷、蔬、木、果、花、药、畜牧、占候诸部,以及四季备考、群花备考、卫生、
?—1861清时人。隶太平军石达开部。咸丰七年(1857)随石出走,转战浙、闽、湘、桂。十年与朱衣点等离石返京,由赣入闽,攻占汀州(今长汀)。次年春克连城,旋在姑田乡作战受伤,旋卒。
约615—约685唐许州鄢陵(今属河南)人。高宗时任中书侍郎、户部尚书。善治骨蒸病(相当今结核病)。所创黄连解毒汤,至今在临床上仍受到重视。著有《骨蒸病灸方》、《崔氏纂要方》、《产图》等。
官名。太子官属。唐龙朔二年(662)初置太子左右赞善大夫各一员,以代替左右春坊之太子中允、中舍人。咸亨元年(670)中允、中舍人复置,左右赞善大夫不废,别自为官,左、右各置五员,正五品上。掌传令、讽过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泗水县东南。《左传》昭公四年(前538):“初,穆子去叔孙氏,及庚宗”;哀公八年(前487):吴伐鲁,“舍于庚宗,遂次于泗上”,均即此。
元代指出军的军户。元代采用正、贴军户制,以两、三户或三、五户合出军一名,其中丁力强者出军一名,其他各户出钱相助。出军户即为正军户,又称军头,出钱户称贴军户。正军户无丁可出时,由贴军户出军,正军户出钱津
指战国时秦国开始由国家统一铸造货币。秦国早期铸币多为私铸,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钱”,始明令钱币由公家统一铸造。所流通的圆钱(无郭)有“一铢重一两”、“半两”等种,以两为重量单位。此后,秦严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