蚁尖寨
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金末置于蚁尖山。《续资治通鉴》:南宋宝庆三年(1227),蒙古史天泽破金将武仙于真定之高公、抱犊诸寨,仙走入汲县,“天泽复取相、卫、蚁尖、马武等寨”,即此。
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金末置于蚁尖山。《续资治通鉴》:南宋宝庆三年(1227),蒙古史天泽破金将武仙于真定之高公、抱犊诸寨,仙走入汲县,“天泽复取相、卫、蚁尖、马武等寨”,即此。
明人。建文时任御史,尝上书加恩诸王,反对削藩之议。燕师渡江,弃官遁去,不知所终。
唐代碑刻。篆额“大唐故契苾公墓志铭”。志文楷书,二十六行,行三十一字。契苾嵩,字义节,契苾何力孙,契苾明子。文叙契苾氏三代事迹。原拓本藏今北京图书馆。
书名。明官修。八卷。记光宗在位期间史事。天启初年,以叶向高等为总裁官,与《神宗实录》同修,三年(1623)成书。后魏忠贤当国,以其党霍维华主持改修,对原稿大加涂抹。改本未及上而熹宗死,至崇祯元年(16
官名。北魏太和二十三年(499)定制,县令分上、中、下三等,上县令位六品。北齐亦分县令为上、中、下三等,每等又有上、中、下三等,共九等。故上县令有上上、上中、上下三等,合称三等上县令,皆位六品,而禄秩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仿(周礼)卝人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中大夫属官,正二命,下设典卝下士以佐其职。隋开皇元年(581)罢。
官署名。清内阁之稽察机构。雍正五年(1727)设。置满中书一人,汉中书二三人。掌稽察发交各部院衙门之议复事件,立期督责,月终则分别已结、未结汇奏。军机处发交之明发谕旨,亦由满票签处移稽察房储存、核对,
范(範)学校名。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由三江师范学堂改称是名。参见“三江师范学堂”。
922—992宋初幽州蓟县(今北京西南)人,后迁河南洛阳。字则平。五代后周时,为赵匡胤幕僚,任掌书记,策划陈桥兵变,助其代周。入宋,以佐命功,授右谏议大夫,充枢密直学士。建隆元年(960),说太祖兵机
杂志名。贵州自治学社机关刊物。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冬在贵阳创刊。月刊。张鸿藻、张百麟主编。以“催促预备立宪,实行国民自治”为宗旨。文言白话各半。因抚院不准立案,第二期延至次年七月始出版。每期发行
?—前238即黄歇。战国时楚国人。楚考烈王时封君。一说为楚顷襄王弟。顷襄王时为左徒。与太子完入质于秦,顷襄王病危时,用计使太子完乔装出关返楚。顷襄王卒,太子完立,是为楚考烈王,以他为令尹,赐给淮北地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