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克辛佛教寺院
亦称焉耆明屋。古焉耆国佛教遗址。“明屋”,维吾尔语意为“千间房”。在今新疆焉耆西南42公里处。主要遗迹是土坯建筑的南、北两区寺院,可见大殿、佛塔、僧房。出土大量精美佛头像、壁画残片、建筑装饰。时代早到南北朝,晚至唐、西州回鹘。北大寺西北有残石窟十室,毁坏严重。
亦称焉耆明屋。古焉耆国佛教遗址。“明屋”,维吾尔语意为“千间房”。在今新疆焉耆西南42公里处。主要遗迹是土坯建筑的南、北两区寺院,可见大殿、佛塔、僧房。出土大量精美佛头像、壁画残片、建筑装饰。时代早到南北朝,晚至唐、西州回鹘。北大寺西北有残石窟十室,毁坏严重。
①又称垫陌、抽贯。唐德宗时所征杂税。建中四年(783),因军费不足,户部侍郎赵赞始征此税。凡公私出纳与民间交易,每一贯(千文)由旧抽二十文增至五十文;以物易物者,折钱计税。对民间交易,由政府给店主与牙
见“刘长”。
清广西人。早年参加太平军。咸丰十一年(1861)任天海关正佐将,封敛天安。旋任江南水师主将,封开朝王宗、敛天义。约同治元年(1862)封贡王,守浦口江岸。次年为清军所败,后不详。
书名。一作《相国邺侯家传》。唐李繁撰。十卷。繁,邺侯李泌子,文宗大和中,获罪下狱当死,因恐泌功业不传,乞纸笔于狱吏,写成传稿。已佚。《资治通鉴考异》有征引。陆楫《说海》所收《邺侯外传》乃后世伪撰,非繁
1162—1226西夏皇帝。1211—1123年在位。名遵顼。宗室齐王彦宗子。年少力学,博通群书。桓宗天庆十年(1203),廷试进士第一,袭封齐王,又擢升大都督府主。皇建二年(1211),废襄宗自立,
北宋著名瓷窑之一。在今河南禹州市,古属钧州,因名。1974—1975年发掘禹县(今禹州)八卦洞和钧台窑址,证实钧窑乃烧制宋徽宗宫廷用器的瓷窑。利用铁、铜呈色的不同,烧成蓝中带红、紫斑或纯天青、纯月白的
书名。三卷。北魏张丘建著。丘建,清河(今山东临清东北)人,生平不详。是书约成于公元466—485年之间。《算经十书》之一。在《九章》基础上成功解决了最小公倍数和等差级数诸因素互求的方法,对复杂算术问题
官署名。清代内务府所属机构。乾隆初年置于南长街南口之南花园。掌承应宫廷奏乐演戏之事。总管内务府大臣及堂郎中常来园内办公,以区别于西华门之本府,故称。道光七年(1827)改称升平署。
?—1358元人,唐兀氏,字善卿。侨居松江,家贫,从师通《诗》、《易经》,授徒养母。名士多与交游。至正十四年(1354)进士及第,授绍兴路录事司达鲁花赤。苗将杨完者扰民,派兵收之。又募勇士组织果毅军护
书名。亦称《辨惑论》。元谢应芳撰。四卷,附录一卷。作者针对迷信鬼神、多所拘忌的习俗,选录前人事迹及包括荀子、王充、柳宗元等的无神论言论,分为十五类,指斥佛、道及民间占卜祭鬼等活动,要求废除神祠。材料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