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梧
战国时人。秦将。秦王政十二年(前235),使其率军联魏伐楚。
战国时人。秦将。秦王政十二年(前235),使其率军联魏伐楚。
学校名。唐开元二十九年(741)置。京师长安、东都洛阳学生各百人,诸州学生无常员。习《老子》、《庄子》、《文子》、《列子》;每年随贡举人例送至尚书省,准明经例考试。天宝元年(742),西京、东都置博士
约1815—?如一作汝。清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曾为十三行商司会计,后入广西经商。参加金田起义,为师帅。咸丰三年(1853)升指挥,与罗大纲同守镇江,旋升检点。六年,配合秦日纲击毙清江苏巡抚吉尔杭阿
见“杂徭”。
?—前208秦朝末年人。丞相李斯长子。秦二世元年(前209)为三川郡守。陈胜、吴广起义后因慑于义军威势,不敢出击。次年,为项羽击杀。
一作长荡湖(《水经·沔水注》)、洮湖(《太平寰宇记》引《舆地记》)。即今江苏金坛市南长荡湖。韦昭、郦道元、李贤皆以为五湖之一。《宋书·孔觊传》:南朝宋泰始二年(466),义兴太守刘延熙等举兵,朝廷遣庾
西汉置。治今甘肃静宁县西南。西汉初属陇西郡,元光时改属天水郡。北魏省。北周复置。属略阳郡。隋仍属天水郡。唐属秦州。开元二十二年(734)移治今秦安县西北。北宋又移上邽镇,即今天水市。元末废。
清末公债名。光绪二十四年(1898)清政府为支付《马关条约》规定的第四期赔款而在国内发行。户部特设昭信局,各省设分局管理。公债发行总额一万万两,年息五厘,以地丁、盐课为担保。自三十四年起,分二十年还清
战国楚邑。《鄂君启节》铭文:自鄂往,“逾江,庚彭”。一说乃六朝时之大雷戍,即今安徽望江县;一说即彭蠡,在今鄱阳湖北;一说即彭泽,在今江西湖口县东。
官名。掌守城门。相传商汤时已设,春秋沿置。《庄子·则阳》:“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为之傅之。”成玄英疏:“门尹,官号也。”
官制用语。南北朝时,爵位封邑不在本政权辖区内,被准许在其他郡县享受国租收入,称寄食。北魏临淮王元彧即寄食相州魏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