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历史知识>道录司

道录司

官署名。管理道教事务之机构。元代设于各路,掌管所属道人。如有道士与百姓发生词讼,则会同地方官府共同处理。以道录为长官,下设书吏、公使人等。明设于洪武十五年(1382),为掌管道人之最高机构,隶于礼部。负责颁给道官度牒,三年一颁,总理天下道人;统领地方各道官衙门,即府之道纪司、州之道正司、县之道会司。设左、右正一,左、右演法,左、右至灵,左、右至义,均各一人,选精通经典,戒行端洁者充任,不支俸。清沿明制置,设道官一人兼正一衔,给予部札,其余设官、职掌皆与明同,并于京师分设东南城、西南城、中城等六处道官,各设协理一人,给予司札,佐理道人,颁发度牒。康熙十六年(1677),诏令道录司稽查设教聚会,严定处分。宣统三年(1911),事归民政部管辖。

猜你喜欢

  • 奉德大夫

    文散官名。金置,四十二阶之第二十六阶,从五品下。天德二年(1150)改朝列大夫。

  • 紫云观

    即“宗圣观”。

  • 王悦

    ?—561北朝时京兆蓝田(今属陕西)人,字众喜。初为尔朱天光府骑兵参军。及宇文泰入关,乃募乡勇从之,屡有战功。西魏大统四年(538),东魏侯景攻洛阳,又率乡勇随泰赴援。十三年,侯景据河南叛,求援于西魏

  • 梁曾

    1242—1322元大都(今北京)人,字贡父。中统四年(1263),为中书省令史。累迁至南阳府知府。至元十七年(1280)为兵部尚书,出使安南。二十一年,为湖南宣慰司副使。二十九年,再使安南。大德元年

  • 完颜从坦

    ?—1218金宗室。大安中,任尚书省祗候郎君。贞祐二年(1214),自募义兵数千,任宣差都提控,奉诏安抚山西军民,应援中都(今北京)。四年,行枢密院于河南府。兴定元年(1217),权元帅左监军,与参知

  • 万乘

    元时杜万一(又名可用)年号(1280)。

  • 建安郡

    ①三国吴永安三年(260)分会稽郡南部都尉置。治建安县(今建瓯市南。南朝移治今建瓯市)。辖境相当今福建省。西晋太康三年(282)分南部置晋安郡,辖境缩小,约当今福建省的西北部。三国吴、西晋、南朝梁属扬

  • 汪悔翁自书记年

    书名。清汪士铎撰。谱主为晚清著名学者,有《南北史补志》、《水经注图》等多种著作存世。是谱起嘉庆七年(1802),迄光绪四年(1878)。记经历及家事变迁颇为简略,惟著述与学术造诣甚详。近人邓之诚录入所

  • 周延儒

    1593—1644明常州宜兴(今属江苏)人,字玉绳,号挹斋。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第一,累迁礼部右侍郎。性机敏,善揣帝意。崇祯二年(1629)擢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预机务。次年任首辅。六年遭

  • 荀况

    即“荀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