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胡子
春秋时楚国人。相传奉楚昭王命到吴、越,请干将、欧冶子,铸成龙渊、太阿、工布(布一作市)三把铁剑。他对答楚王,分析三剑的形象以及名称。并说: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之时以铜为兵,当此之时作铁兵。反映了兵器发展的几个阶段。见《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春秋时楚国人。相传奉楚昭王命到吴、越,请干将、欧冶子,铸成龙渊、太阿、工布(布一作市)三把铁剑。他对答楚王,分析三剑的形象以及名称。并说:轩辕、神农、赫胥之时以石为兵,黄帝之时以玉为兵,禹之时以铜为兵,当此之时作铁兵。反映了兵器发展的几个阶段。见《越绝书·外传·记宝剑》。
元温州乐清(今属浙江)人,字季和。以文章闻名于世,隐居雁荡山五峰下,从学者日众。至正七年(1347),为秘书监著作郎,见顺帝于宣文阁,进《孝经图说》。次年,升秘书监丞。未几病死,年五十三。有《五峰集》
官署名。元始设,隶翰林院,为掌管官府文书图籍之机构。设典籍,办理所属事务。明代设于翰林院、国子监,分别设典籍一至二人。掌章奏文移。清代设于内阁。掌章奏文移,管理吏役及收藏图籍等事。设学士十员,满六人,
古部落名。始见于《蛮书》。即《新唐书·南蛮传》所载乌蛮七部落之一。为近代贵州威宁、水城、赫章一带彝族先民。唐时居竹子岭之东,即今云南宣威北部和贵州威宁一带。元代与乌撒部同在一地,乌撒部居地旧名巴兀姑,
妃嫔名号。三国魏明帝置,位在昭仪下,爵比乡侯。晋代未置。南朝宋孝建三年(456)复置。为九嫔之一,泰始元年(465)废,三年复置。南齐未置,梁、陈仍列入九嫔。北齐亦置,为二十七世妇之一,比从三品。
即“完颜乌带”。
官名。《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属官有左弋令、丞。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佽飞令。职掌弋射,供宗庙祭祀用禽鸟。有九丞两尉。东汉省。
回一作迴。《旧唐书·地理志》孟州河阳县“有回洛故城”。在今河南孟津县东。《北齐书·万俟普传》:子洛,河阴之战,“诸军北渡桥,洛以一军不动。谓西人曰:‘万俟受洛干在此,能来可来也。’西人畏而去。高祖以雄
十六国时乐安(治今山东邹平东北)人。石勒称赵王时,为史学祭酒、侍中。太和三年(330),勒行皇帝事,群臣议后赵五德次序,他提议赵承金为水德,尚玄色,勒从之。后教勒次子弘兵书。
台湾土著番社名。在今屏东县牡丹乡东北牡丹村。清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兵船侵扰台湾,这一带番社被焚烧,社民曾奋起抗击日军。
1075—1127北宋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人,字子安。第进士,又中词学兼茂科。历太学博士、太常少卿、知拱州。不附王黼、蔡攸。靖康元年(1126)主管龙德宫。次年,拒受张邦昌伪命,忧愤废食而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