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阎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左传》昭公二十年(前522):宋华、向之乱,公子城、公孙忌等出奔郑,“其徒与华氏战于鬼阎,败子城”。杜预注:“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
春秋宋地。在今河南西华县东北。《左传》昭公二十年(前522):宋华、向之乱,公子城、公孙忌等出奔郑,“其徒与华氏战于鬼阎,败子城”。杜预注:“颍川长平县西北有阎亭。”
官署名。元代所置,有左三部照磨所。明代沿置,为户部,刑部,都察院,各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及各府衙门下属办事机构,主管文书、卷宗。置官照磨、检校。清代沿置,仅置于各布政使司及顺天府。
即“朱祐榰”。
德国强加于中国的租界条约。清光绪二十一年九月十三日(1895.10.30),由清天津兵备道与德国驻津领事司艮德(Edwin Seckendorff,1854—1933)签于天津。凡十七款,另加《附则》
《书·周书》篇名。西周初年周公还政于周成王,以夏、商、周史事为鉴戒,要求成王用贤人、慎刑狱。
官名。新莽置。时王莽发大军结集边郡拟攻匈奴,吏士放纵扰民,故置,员五十五人,镇抚边郡,督大奸猾擅弄兵者。然皆货略为市,侵渔百姓。
文书名。上行文。为清代军机处在遵旨办理日常政务时随时向皇帝请示或报告事宜的文书格式。不具衔名,开首即陈述事项,末以“谨奏”二字结尾。在清代官文书中别具一格。
①西汉高帝十一年(前196)封靳强为汾阳侯,即此。太始四年(前93)国除为县。治今山西静乐县西。属太原郡。东汉废。②隋开皇十六年(596)改阳直县为汾阳县。治今山西阳曲县东,属并州。大业中又改为阳直县
西汉东门京以铜铸作的相马法式。东门京,以善相马著名。曾铸作铜马法献于汉武帝。
官署名。南宋置,掌发卖香药、匹帛,收其值纳左藏南库。隶太府寺,由太府寺丞专管,其下设监官。
即“钦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