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4—355十六国时前凉人,字元舒。凉州牧张重华子。十岁嗣位,称凉州刺史、西平公。为伯父张祚矫重华遗令所杀。在位不及一月,谥哀公。
?—1516又名蓝廷凤。明江西上犹左溪人。畲族。正德十一年(1516)与谢志珊(山)等领导江西横水、左溪、桶冈畲、汉人民举行起义。
①东晋以后,无籍贯之人,不乐登记在州县编户者,称为“浮浪人”;其户调便无定数,称为乐输,而所输往往低于正调。②西魏、北周杂税之一。指常调外所征之军粮。民人不堪其扰,多有逃散隐匿,但富户出粟以助军需者,
春秋蔡邑。确址不详,当在今河南新蔡县境。《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楚子之在蔡也,郹阳封人之女奔之。”
394—468一作求那跋陀罗。中天竺人,世称摩诃衍。其名意译功德贤。南朝宋元嘉十二年(435)来广州,文帝派人迎至建康(今江苏南京),曾住祇园、东安诸寺。佛诣宏深,门徒有七百余。与弟子宝云、慧观等译出
①防止科场作弊的措施之一。宋始行。大中祥符八年(1015)礼部试,行誊录之法。举人纳卷后,由封弥院密封卷首,送誊录院,由书手抄录副本,以副本送考官考校定等第。其后,殿试和各类解试皆行此法。金、元、明、
后(後)①南朝梁岳阳王萧詧所建傀儡政权。承圣三年(554),萧詧降西魏,受封梁主。次年被立为梁帝,都江陵(今湖北荆州),史称后梁,又称北梁。统治区域仅有江陵附近数县,为西魏、北周附庸。广运二年(587
书名。清末陈作霖撰。十卷。陈氏江宁(今江苏南京)人,勤于乡邦文献。此书以编年体,按年月纂辑列代史书中有关金陵史事。上述黄帝,下迄明福王。凡政权更迭、兵事、钱赋、科举等皆有记述。为金陵地方大事记。书成于
即今湖南沅江。东汉建武二十三年(47)武陵蛮反,遣刘尚将兵由沅水入武溪击之,即此。
一作甫田(《竹书纪年》)。春秋时又名“原圃”(《左传》),战国时又名“囿中”(《史记·魏世家》)。为古代中原地区著名泽薮。在今河南中牟县西。战国魏惠王十年(前360)引河水南注圃田泽,后又引泽水东流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