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中国民族语言

中国民族语言

我国有56个民族。除汉族外,55个少数民族绝大部分都使用自己的语言。有15个少数民族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民族语言,如瑶族使用3种语言,裕固族、景颇族、门巴族使用两种语言。还有一些待识别的民族使用自己的语言。建国后,国家组织了大量人力对少数民族语言进行调查,对一些主要民族语言的特点、使用情况、方言差别有了较全面的了解。11届3中全会以后,又陆续对过去调查较少的民族地区进行补充调查,新发现了一些新的语言和方言。例如在海南省发现了临高、村、回辉等语言;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发现了标、俫俫等语言;在贵州省发现了莫、锦等语言;在云南省发现了布央、普标、拉基、末昂、毕僳、桑孔、柔若、克木、阿侬等语言;在四川省发现了尔苏、史兴、纳木义、扎坝、尔龚、却隅、贵琼、木雅、白马等语言;在西藏自治区发现了苏龙、义都、达让、格曼等语言,截至1991年底,我们已调查了近百种少数民族语言,有关这些语言的特点大多以《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简志》丛书的名义和以语言概况的名义向学术界作了介绍。中国民族语言大致分属汉藏语系、阿尔泰语系、南亚语系、南岛语系、印欧语系。其中汉藏语系包括60多种语言,阿尔泰语系包括20种左右语言,南亚语系近10种语言,南岛语系15种左右,印欧语系2种。建国后,国家实行民族平等和语言平等政策,基本上消灭了歧视少数民族语言的现象。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为需要创造文字的民族创造了文字,为文字不通的民族改革或改进了文字。国家制订法律,保障少数民族使用自己语言文字的权利。各少数民族语言不仅在家庭、村寨内使用,根据需要,还在各种社会场合使用,有的还在各级重要会议上使用。有20多种少数民族语言用于中央或地方的广播,40多种语言用于影视创作或译配、文艺演出和语言教学或辅助教学。用30多种民族文字出版了图书、报刊和翻译著作。还出版了各种民族文字的工具书150多种。民族语言研究也受到国家重视。据不完全统计,建国以来在少数民族语言的描写研究和比较研究方面成果显著,已出版专著300多种,发表论文5000多篇。社会语言学的研究也正在展开,一些新的研究领域如计算语言学、应用语言学、实验语音学正在开拓,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果。语言理论研究受到了重视。各民族院校培养了大批民族语文人才,中央和地方的民族语文研究和工作机构中都有一大批高水平的少数民族出身的民族语文工作者。

猜你喜欢

  • 女棚

    党项羌葬俗名。宋代麟(今陕西神木县)、府(今陕西府谷县)二州党项族中,男女私奔情死于野,双方亲属寻觅其尸体,用绸缎包身,外裹以毡,束以皮条,椎牛设祭。然后择峻岭,架木高丈余,称为女棚,置尸于上,以谓升

  • 绵竹起义

    西晋时期流民起义。永宁元年(301)十月,益州刺史罗尚奉行强制政策,派兵抵绵竹(今四川德阳县北),副令当时避乱就食于蜀的流民10余万限期返归原籍,抡掠流民资财,并遣辛冉率步骑3万袭击流民军北营。流民军

  • 北塌里

    “塌里”,契丹语。是为一地方单位※石烈(相当于“县”,或“乡”)的名称。契丹开国初,创宫卫制(斡鲁朵),诸宫卫与部族下置石烈。北塌里为※涅剌部下之一石烈。

  • 金刚智

    669—741唐代佛教高僧。音译“跋日罗菩提”。南天竺摩赖耶国人。婆罗门种姓。10岁于那烂陀寺出家,就寂静智学声明论。15岁至西印度从法称学因明学。20岁受具足戒。学贯大小乘律及《般若灯论》、《百论》

  • 脱劣勒赤

    蒙古国勋戚。又称脱栾赤驸马。斡亦剌部首领※忽都合别乞之子。13世纪前期,以其父导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军征服“林木中百姓”功,尚成吉思汗女扯扯干公主(阇阇干,一说尚火雷公主)为妻。有3男2女。3男为不花帖木

  • 花寺门宦

    中国伊斯兰教虎夫耶的分支门宦之一。又称“华寺派”、“花寺派”。因其所建清真寺砖刻木雕,玲珑巧绝、漆彩粉染、图案艳丽、故名为“花寺”。该派遂称“花寺门宦”。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与哲赫林耶(时称“新

  • 刀成义

    ?—1872清代云南李文学起义军将领。元江直隶州新平县(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人。原为傣族头人。咸丰九年(1859),率傣族武装千余人于戛色(今新平水塘村)附近袭击起义军,是年被义军俘获,加入义军

  • 丸都城

    古地名。或称新国、中都城。高句骊国第三个都城。故址通说为今吉林省集安县城西侧山城子;在县城西北90华里处之板石岭发现《毋丘俭纪功碑》,故一说板石岭即丸都山,关马墙山城为其故址。高句骊山上王延优二年(1

  • 南诏剑

    唐代南诏兵器名。又称浪剑、浪川剑。因三浪诏所制者最精利,故名。南诏贵族和平民皆将其悬挂腰间,作为战斗及防身武器。制造时锻生铁,取进汁,如是者数次,烹炼之。剑成,用犀角、黄金装饰镡首。

  • 诺苏泼

    部分彝族的自称。彝语音译。意为“尚黑、众多而强大的人群”。集中于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及雅安地区的汉源、石棉;甘孜藏族自治州的九龙、泸定,泸州市的叙永、古蔺;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丽江地区的宁蒗、永胜、华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