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古论三合

乌古论三合

金大臣。曷懒路爱也窟河人,后徙真定(今河北正定县)。女真族。乌古论氏。以勇略被完颜宗辅选充扎也(侍从)。后从完颜宗弼(兀术)征战,补曲院都监。皇统元年(1141),领汉军千户、历迁同知郑州防御使事、太子少詹事。大定六年(1166),改名州防御使。历任永定军节度使,临潢、凤翔尹,陕西路统军使、东平尹。节制州郡,为政俭约,所统境内安宁,名为签书枢密院事。

猜你喜欢

  • 归田类稿

    亦名《张文忠公文集》。书名。元张养浩(1270—1329)撰。28卷。作者济南(今山东济南市)人,字希孟。博通经史,经不忽木荐为御史台椽,复授堂邑县尹,有政声。武宗时拜监察御史,得罪权贵,后历官参议中

  • 沙州路

    元代行政区划名。隶甘肃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县西。唐为沙州,又为敦煌郡。宋仍为沙州,景祐(1034—1038)初,并入西夏。元太祖二十二年(1227),蒙古军破之,隶成吉思汗孙拔都。世祖至元十

  • 米隆

    西藏珞巴族对来自异氏族定居户的称谓。亦作纽磅、纽巴,珞巴语音译,意为“无地人”、“他氏族人”。须得到住地氏族或村寨首领同意后方能定居。经济生活以打工、开垦村公有林荒地、经营绝嗣和外迁户的土地,或借蓄奴

  • 弩尔哈奇

    见“努尔哈赤”(1262页)。

  • 嘻玛

    珞巴族崩尼、崩如等部落对阶级(阶层)的称谓之一。又作嘻玛卜。珞巴语音译,“嘻玛”意为“穷”、“贫”,“卜”意为“人”,即“贫穷阶级”、“贫困户”。※“特列多崩”占有的各项财产如奴隶、牲畜、妻子、土地、

  • 李於阳

    1784—1826清代白族诗人。初名李鳌,字占亭,号即园。祖籍山东,张姓,先世于明初迁居大理,后融入白族。高祖张克明改姓李。两岁时又随父李元章迁居昆明。自幼好学,致力于经史辞章,能文工诗。嘉庆二十四年

  • 换番

    清代汉人与台湾高山族人互市的称谓。一般在每年夏秋时进行,以物易物,即汉人以珠、布、盐、铁等物向高山族人交换鹿脯、鹿茸、各种兽皮及水藤、通草等土产。

  • 包衣

    满语音译。意为半截句“家里的”,即“奴仆”。清代掌管皇家事务内务府所属人丁的总称。原从“包衣阿哈(家里的奴仆)”一称中分离出来。后金国建立前后,统称包衣阿哈。多来自被掠人口、“家生子”等等,被女真贵族

  • 呵呢呐

    赫哲族的一种民间小调。赫哲语音译,亦作“合呢呐”。因歌曲开头、结尾均用“呵尼呐”,唱词中也间插入此三字得名。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多为妇女织鱼网、晒鱼兽肉干等劳动时哼唱。曲调开朗、明快,

  • 多兰回子

    见“多伦人”(8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