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乌鲁古

乌鲁古

契丹语官名。又译作“乌鲁骨”。一说源于突厥语“邬落”(“驿马”之意)。掌群牧。一说会同元年(938)后改为“群牧使”。女真立国,仍设是职。《金史·百官志》称:“乌鲁骨之下有扫稳脱朵,……皆踵辽官名也。”“诸群牧所,又国言谓乌鲁古。”下置提控诸乌鲁古1员,正四品,明昌四年(1193)置。是年以安远大将军尚厩局使石抹贞兼庆州刺史为之,设女直司吏2人,译人1人,通事1人。使1员,从四品,国言作乌鲁古使。副使1员,从六品。掌检校群牧畜养蕃息之事。判官1员,正八品,掌签判本所事。知法1员,从八品。女直司吏4人,译人1人,挞马16人,使8人,副5人,判3人。又设扫稳脱朵,分掌诸畜,所谓牛马群子。惟板底因、乌鲜、忒恩、蒲鲜群牧依此置。

猜你喜欢

  • 血星

    刊物名。绥远省反帝大同盟于1932年5月成立,6月创刊。初名“血腥”,后改“血星”。宣传抗日救国。创始人为中共地下党员杜如薪和进步青年苏谦益等。经费捐凑,大约出五、六期停刊。初仅发几十份,后增至数百份

  • 环海八族

    绕青海湖而居的藏族之俗称。即千布录、刚咱(察)、汪什代克、都受、完受、曲加洋冲、公洼他尔代、拉安八族。古之西羌,唐以后统于吐蕃。明代蒙古族据青海,失其地,多远徙,留者为蒙古所役属。清雍正二年(1724

  • 祭黑山

    契丹族习俗。冬至之日,杀白羊、白马、白雁,各取其生血和酒。契丹皇帝北望拜黑山(今内蒙古巴林右旗境内之罕山),奠祭山神,每岁是日,五京进奉纸造人马万余副,祭山而焚之。其俗甚严,非祭不敢近山。契丹黑山,如

  • 浪穹诏

    唐代西洱河地区小王国名。为八诏之一。其王丰时卒,子时罗铎立,卒,子铎罗望立,唐授浪穹州(今云南洱源县)刺史。被南诏(蒙舍诏)战败,率部落退保剑川(今云南剑川县南),更名剑浪。卒,子望偏立。卒,子偏罗矣

  • 舍利郎君

    见“耶律休哥”(1310页)。 ②见“舍利”(1467页)。

  • 巴林部

    蒙古部名。原属内喀尔喀,后分出,向漠南地区移牧。成吉思汗十八世孙苏巴海始称所部名巴林。后金天聪二年(1628),以遭察哈尔林丹汗掠,奔依科尔沁部。苏巴海孙色特尔率子色布腾、侄满珠习礼等归附后金。该部屡

  • 包利

    ?—1736清雍正乾隆年间苗民起义首领。又称“老包”。贵州古州(今榕江)人。苗族。雍正十二年(1734),以“苗主出世”号召苗民起义,事泄,被捕,经苗民斗争,获释。十三年三月,为反抗官府敲诈勒索,与苗

  • 蒲察贞

    金朝将领。女真族。姓蒲察。泰和六年(1206),以元帅右都监随平章政事、仆散揆迎战宋军。八月,败宋将程松军于方山原,九月,取和尚原、龙门关,修复阁道,追败宋军干小关,斩宋将杨廷。十月,率岐、陇兵1万出

  • 圣纪

    节日名。为回族及信仰伊斯兰教民族的三大节日之一。在伊斯兰教历三月十二日,是日为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的诞生日。因穆罕默德逝世也在此日,中国穆斯林又称此日为“圣忌”日。届时,一般都在清真寺内举行聚礼,“

  • 喀尔喀土谢图汗部土谢图汗旗

    清外蒙古诸旗之一。牧地在杭爱山东、喀里雅尔山南,额尔德尼召东北。东至萨拉噶山梁接本部中左旗及中右旗界,南至察罕乌苏接军台界,西邻赛音诺颜部额鲁特旗,北抵得尔素图多奎接本部左翼前旗。有佐领1。会盟于汗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