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泉县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南。汉为金城县,属金城郡,西羌驻处。东汉置西海郡。乞伏乾归曾都此称秦。北周废。隋大业(605—618)时,以金城县改名,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唐咸亨二年(671)复名金城县。天宝元年(742),又改为五泉县,后废。
古县名。北魏太平真君七年(446)置。治所在今陕西澄城县南。汉为金城县,属金城郡,西羌驻处。东汉置西海郡。乞伏乾归曾都此称秦。北周废。隋大业(605—618)时,以金城县改名,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唐咸亨二年(671)复名金城县。天宝元年(742),又改为五泉县,后废。
唐代嶲州东蛮两林部首领。见“苴那时”(1333页)。
?—1790清朝宗室。满族,爱新觉罗氏。高宗※弘历第六子。号西园主人。乾隆二十四年(1759),袭封贝勒。三十七年(1772),晋质郡王。五十四年(1789),晋质亲王。卒,谥庄。善词、工画,兼通天算
汉藏语系藏缅语族的语支之一。分布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包括11种现行语言和1种文献语言。由于这个语支的多数语言是80年代才陆续对外介绍,所以人们对它的特点还知道得不多。羌语支本身可分为北支和南支,北
拓跋鲜卑所建北魏铜币名。五铢钱重五铢(汉时二十四铢合一两,十六两合一斤),上有“五铢”二篆字故名。最初铸于汉武帝元狩五年(前118),东汉、蜀汉、晋、南齐、梁、陈、北魏、隋等皆有铸造,重量、形制、大小
吐蕃对吐谷浑的称呼。参见“吐谷浑”(766页)。
地名。位西藏江孜以东,扼江孜通往拉萨之咽喉之地,取小路南下直达江孜到帕里中间之康马。光绪三十年(1904),英侵略军袭击江孜时,部分藏军集结于此,以切断英军后路,并将江孜之部分英军诱出至此袭击之,并从
契丹语,意“河”。《新五代史·契丹传》记其族发源于※袅罗个没里,称:“没里者,河也。”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即以出生地世里没里而著姓耶律。
唐代南诏亲属称谓。《旧唐书·南蛮西南蛮传》:“蛮谓弟为‘钟’”。天宝十年(751),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帅兵伐南诏,大败于太和城。十一年,阁罗凤于邓川(今云南洱源县境)受吐蕃赞普墀德祖赞“赞普钟南国大诏
书名。全称《大昭寺志水晶鉴》。五世达赖阿旺罗桑嘉措(1617—1682年)撰。成书于1645年。全书21页,收在《五世达赖全集》。另有单行本传世。主要记载吐蕃松赞干布时建大昭寺始末。该书对唐以来藏族历
参见“熬茶拜唐阿”(24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