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仁蚌巴

仁蚌巴

明代西藏地方封建势力首领名。帕主噶举派家臣南喀杰波在后藏仁蚌地区为官。势力日盛,与帕主分庭抗礼,成为仁蚌地区实力派,因久居仁蚌地区,遂被称为仁蚌巴。意为“仁蚌地区人”。藏史多以地方势力的居住地称其首领,故名。永乐十四年(1416)明廷封其为都指挥佥事,昭勇将军。与其子诺桑哇(即诺布桑布)两代人以仁蚌宗本身份,控制容曲河流域的仁蚌等地区,后势力达娘麦(娘曲河下游)之桑主孜宗(即日喀则地区)。经其孙辈衮杜桑波及屯月多吉努力,势力延至曲水、伦波孜及乃乌谿卡、查卡谿卡、拉堆洛、僧格宗。后又发兵侵夺埃地拉加里区,兵败,退归本地,至其重孙阿旺吉查时,势力渐衰,嘉靖四十四年(1565),终被其家臣辛夏巴发动属民起义推翻,该族从其先祖南喀杰岑依帕主发迹起,经百余年控制仁蚌地区,对仁蚌等后藏地区的开发有所贡献。

猜你喜欢

  • 木里吉河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正统(1436—1449)后设。《满洲源流考》将该卫与永乐七年(1409)三月和永乐八年(1410)十二月所设木里吉卫均称作默尔根卫或默尔根河卫。

  • 鄂尔浑回纥汗国

    古国名。8世纪中期回纥首领※骨力裴罗创建。定都于鄂尔浑河上游※斡耳朵八里(今蒙古境内哈喇巴喇哈逊)。前后历15汗。汗国以内9族(九姓回纥)为基础,加外9部构成。汗系为药罗葛氏。唐德宗贞元十年(795)

  • 光风草

    即“苜蓿”(1332页)。

  • 伊斯哈克·瓦里

    (1508—约1599、1605) 托钵僧。新疆伊斯兰教黑山派和卓之祖。和卓※玛哈图木·阿杂木第七子(一作第四子)。母为苏图克·布格拉汗后裔。原籍中亚撒马尔罕达合比德村人。幼时被迎往巴里黑(今阿富汗境

  • 格桑南杰

    ?—1792清代西藏喇嘛噶伦。藏族。乾隆四十四年(1779),继格桑丹增南杰任喇嘛噶伦,负责大昭寺修复工程。次年,参加六世班禅贝丹益希致祭灵塔仪式。故后仅称其为喇嘛噶伦,不称名。五十六年(1791),

  • 宇文赞

    ?—580北周宗室、大臣。其先为匈奴苗裔,后称鲜卑宇文氏。字乾依。周武帝※宇文邕子。初封汉国公。建德三年(574),进爵为王,仍任柱国。大象二年(580),隋国公杨坚辅政,欲顺物情,乃进赞位上柱国,拜

  • 辟奚

    即“碎奚”(2351页)。

  • 大钦茂

    ?—793渤海国第三世王。武王※大武艺嫡子。唐开元二十五年(737),父死,以长兄大都利行早卒,继王位。次年,改年号“大兴”。受唐封渤海郡王,仍嗣为左骁卫大将军(一作金吾大将军)、忽汗州都督。即位后,

  • 竹屯卫

    见“筑屯卫”(2235页)。

  • 石显

    见“乌林答石显”(34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