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俺答封贡

俺答封贡

明朝和蒙古俺答汗的和议。东蒙古右翼土默特部首领※俺答汗为解决农牧区之间的经济交流,改善蒙古地区的经济状况,自嘉靖十三年(1534)起,向明朝提出了数百次的“通贡互市”建议,均遭明世宗为首的顽固派的拒绝。二十九年(1550),俺答汗发动※“庚戌之变”,兵临北京,迫使明世宗同意开放大同、宣府马市。至三十一年(1552),因明朝拒绝俺答汗扩大贸易范围的要求,再次杀害俺答汗的使者丫头智,双方复起冲突。明朝先后关闭大同、宣府等马市,和平贸易关系中断。隆庆元年(1567),明穆宗继位后,开明派高拱、张居正入阁辅政,推行改革,明蒙关系趋于解冻。四年(1570),俺答汗孙※把汉那吉至大同塞叩关投明,得到大同巡抚方逢时、宣大总督王崇古的接纳,并在高拱、张居正的支持下,由明穆宗封之为指挥使。俺答汗原拟以武力夺回其孙,后闻知把汉那吉得到明方厚待,“安然健在犹如大明皇子一般”,遂罢兵,互遣使议和,以逃入土默特地区的汉人赵全、李自馨等9人交换把汉那吉。此事件的和平解决又促成了隆庆五年(1571)的封王、通贡、互市协议、史称“俺答封贡”或“隆庆和议”。根据俺答汗的要求,由王崇古向明廷提出八条议案,议封官号、定贡额、议贡期贡道、立互市、议抚赏、议归降、审经权(指制御羁縻之策)、戒狡师(指防边兵贪冒)。在高拱、张居正的力争下,明穆宗同意了王崇古的议案。双方使臣持书信进行协商,俺答汗“报书愿如约”。同年三月十八日,明穆宗下诏,封俺答汗为“顺义王”,授镀金银印,并封授其部属63人为都督同知、指挥使、千户、百户等职,颁给敕书,按官秩给予厚赏,准予定期、定量入贡,并在大同、宣府、山西、陕西、宁夏等地开设马市。俺答汗制订了处理双方关系的“规矩条约”13条,明朝制订了“市法五款”。五月二十一日,俺答汗在大同得胜堡塞外的晾马台,召集右翼土默特、永谢布和鄂尔多斯三万户的诸台吉、官员及部众大会,在明朝官员参加下,举行受封仪式,宣誓维护双方的友好关系,当众宣读“规矩条约”,并派使臣向明廷上《谢表》和入贡。俺答经过38年的不懈努力,终于和明朝建立了和平友好的关系,结束了自明初以来明蒙之间长达200余年的战争状态,促进了蒙汉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自和议开始至明末,仅输入内地的马匹就达300余万,其他牲畜、畜产品、兽皮和各种土特产不可数计。又从内地换取了大量急需的粮食、布帛、茶叶和各种生产生活用具,极大地刺激了双方的农牧业生产。和议对加强我国的民族团结,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 积福

    ?—1789清朝大臣。蒙古镶黄旗人。克勒特氏。乾隆五年(1740),由亲军授蓝翎侍卫。二十二年(1757),擢正红旗蒙古副都统。二十三年,往西宁办理青海事务。二十四年,往西藏办事。二十五年,奏准在卫藏

  • 阿卓兹目

    彝语音译。即姓阿卓的土司。解放前,四川凉山雷波西部地区彝族土司。其先世于元代受封。明洪武四年(1371)归附,赐姓杨。管辖今雷波西部、美姑南部、昭觉东部等地,原驻美姑哈古以达,后因遭诺伙恩扎家攻击,被

  • 完颜宗亨

    金宗室、大臣。本名挞不野。女真族。完颜氏。阿买勃极烈(官名)习不失孙,真定留守鹘沙虎子。天眷(1138—1140)初,充护卫。翌年,以擒宗磐、宗隽有功,加忠勇校尉,迁昭信校尉、尚厩局直长。三年,升局副

  • 吴瑾

    ?—1461明朝将领。蒙古族。※把都帖木儿(吴允诚)孙,※吴克忠子。正统十四年(1449),与父及叔吴克勤奉调从明英宗征瓦剌。英宗撤离宣府时,与父叔奉命殿后,同瓦剌追兵血战,父叔皆阵亡,本人被俘。不久

  • 代来城

    地名。又称悦跋城。故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及达拉特旗界内。十六国时期,铁弗匈奴刘卫辰被前秦苻坚封为西单于后,驻屯于此,督摄河西诸族。晋孝武帝太元十六年(391),刘卫辰为北魏所破,失城出走,后为部下所杀

  • 对偶婚

    由一男一女在或长或短时期内结成的不牢固的婚姻形式。亦称偶婚、个体婚。萌牙于旧石器时代晚期,盛行于新石器时代。属群婚向一夫一妻婚过渡的中间环节,自身无独特的亲属制度。对偶婚通常有早、中、晚三个发展阶段:

  • 迺捏咿唲

    见“妳捏离”(1550页)。

  • 贵定仰望抗贡碑

    清代苗民抵抗茶贡的碑记。撰者不详。原碑立于贵州贵定县仰望乡牛屎寨口(一作“关口寨”)路旁。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四月立。碑高1.1米,宽0.8米,厚0.1米。额题阴刻双线楷书“万古流芳”4字。正文

  • 耶澜可汗

    契丹遥辇氏部落联盟首领。名屈戍,又作屈戌、鹘戍。原附回鹘。唐文宗开成五年(840),乘回鹘被黠戛斯打败,可汗被杀,诸部溃败之机,脱离回鹘统治,举部投唐。武宗会昌二年(842)九月,受唐封云麾将军,守右

  • 普标语

    我国云南少数彝族使用的一种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分布于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铁厂乡和与之毗连的越南民主共和国北部的部分村庄中。普标人口不多,在国内约300余人,在越南仅150多人,他们大都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