兀林答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林答、乌陵,《高丽史》作乌临大。来源于部名。居孩懒水(亦作海罗依河,即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一说海罗依河为今黑龙江汤原县境之伏尔基河)、纳邻河(今吉林省境拉林河)等地。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原居地,如有的迁到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平府(治今山东东平县)等地区定居。世与宗室完颜氏通婚。是姓为金帝赐给他族有功人员的姓氏之一。后改汉姓曰蔡。
金代女真族姓氏之一。亦作乌林答、乌陵,《高丽史》作乌临大。来源于部名。居孩懒水(亦作海罗依河,即今牡丹江支流海浪河,一说海罗依河为今黑龙江汤原县境之伏尔基河)、纳邻河(今吉林省境拉林河)等地。金朝建立后,很多迁出原居地,如有的迁到大名路(治今河北大名县)、东平府(治今山东东平县)等地区定居。世与宗室完颜氏通婚。是姓为金帝赐给他族有功人员的姓氏之一。后改汉姓曰蔡。
古水名。所指约有三说:或说是今大兴安岭西之根河;一说是前苏联境内结雅河东部支流谢烈姆扎河(旧作西林木迪河,今也译作昔林扎河);也有说为嫩江西岸支流诺敏河河源庆吉勒绰尔河。北朝至隋,室韦族深末怛部居此水
参见“王枢”(201页)。
萨迦派(花教)寺庙。意为“大寺庙”。在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城欧普隆沟。清雍正七年(1729)由德格十二代土司却吉登巴才仁所建,为康区最大寺。兴盛时有僧众600—700人,土司兼寺主,实行政教合一
见“乌鲁古”(337页)。
1856—?清光绪年间苗族抗法斗争首领。又作项从周。苗名年四,亦名项四。云南麻栗坡猛洞野猪寨人。苗族。少年习武,力举百斤。秉性刚正。因猛洞常遭法国侵略者凌辱和武装骚扰,并强迫猛洞各族人民缴纳赋税和服劳
见“墨尔根特木纳”(2509页)。
书名。回族学者金吉堂著,分上下两卷。民国二十四年(1935)成书。是关于中国伊斯兰教史及回族史之较早的著作。卷上为中国回教史学,内分:“中国回教史上应解决之问题”、“中国回教史上应认识之各问题”及“中
见“回纥英武威远毗伽可汗碑”(786页)。
明代建州女真将领。女真族。爱新觉罗氏。※觉昌安长子,清太祖※努尔哈赤伯父。居虎栏哈达。屡随父征战,以勇猛善战著称,因号巴图鲁(勇士)。受父命率宁古塔诸贝勒,于赫图阿拉地区,扫平强族硕色纳、加虎2部,尽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满洲源流考》作乞塔穆河卫。永乐六年(1408)十一月,乞塔河女真首领乍里等来朝,以其居地设此卫,任乍里为指挥佥事,余为千百户,镇抚。旋没入蒙古。八年(1410),成祖朱棣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