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内蒙古人民革命党

简称“内人党”。又称“内蒙古国民革命党”““内蒙古国民党”、“内蒙古民族党”、“内蒙古平民革命党”等。第一次,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团结内蒙古各阶层人民进行革命斗争的带有政党性质的统一战线组织。1925年10月,在张家口成立。其基本纲领是:宣传、组织发动各阶层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反封建军阀,反蒙古王公的反动统治和民族压迫,实现民族平等,建立人民民主自治政权。1926年创建内蒙古人民革命军,开展武装斗争,一度在乌审旗建立革命政权。初,党的中央领导权被白云梯等少数官僚政客和封建上层所窃据,所有革命活动均在以共产党人李裕智、吉雅泰等为核心,包括大批蒙古族革命青年和农牧民运动骨干组成的左派的领导之下,胜利展开。1927年夏,白云梯等乘大革命失败之机,公开叛变革命,党的组织陷入瘫痪。同年8月,在乌兰巴托召开内人党特别会议,撤销白云梯等人的党内职务,选出以孟和乌力吉为首的新的中央领导机构。后因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实际上已不复存在。抗日战争胜利后,内蒙古东部地区少数封建上层企图恢复其组织并以之取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947年7月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工作委员会成立,被正式宣布取消。

猜你喜欢

  • 比适

    高车国王。※穷奇孙,※伊匐子。北魏正光五年(524),父与柔然阿那瓌可汗战,败归,为叔越居所杀。东魏天平(534—537)中,杀越居自立。屡遣使通贡于东魏,并派数万高车军助东魏征灵、秦二州,与西魏抗衡

  • 莎拉齐县志

    书名。内蒙古地方志之一。由县长韩绍祖、参事望月稔修,张树培总纂。铅印,4册,16卷,约20万字。卷1舆地;卷2建置;卷3胜迹;卷4民族;卷5职宦;卷6政治;卷7法田;卷8产业;卷9社会事业;卷10经济

  • 苾伽可汗碑

    见“毗伽可汗碑”(1650页)。

  • 约如

    唐吐蕃军政建制。“如”藏语意为“翼”。7世纪赞普松赞干布仿唐府兵制创立,为军政单位,掌管辖区内军政事务。辖地在今山南雅隆一带,分上下约如两部,为“五如”之一。设“如本”统领。该如之如本并军事长官为娘·

  • 华州

    渤海王国置。为率宾府依郭州。治所故址在双城子(前苏联沿海州乌苏里斯克);或说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大城子,旧有说在鸭绿江支流佟家江(今浑江)流域。辽灭渤海后废,其民疑在辽世宗时被迁至今辽宁北镇县一带,改置

  • 失罗勒合

    历史上蒙古族、鄂温克族等狩猎习俗。蒙古语音译,出自《蒙古秘史》,源于突厥语,意为从战利品或猎获物中取得一份东西。凡猎手猎获野兽时,当他还未驮在马鞍上用皮带绑好之前,赶到现场的任何人都可以取该猎获物的一

  • 捐奴部

    即“消奴部”(1933页)。

  • 庄丁

    清代经营旗地生产的农庄成员。实系农奴。清太祖努尔哈赤将部分“降民”、“来归者”编为民户,编入各种庄田,从事农务及各种徭役,故称。初制,皇庄、王庄乃至旗下官庄,每庄设壮丁10名(或15—20丁),选其中

  • 金微山

    汉代匈奴地区山名。见“金山”(1469页)。

  • 阴平道

    古政区名,相当于县。西汉在氐族聚居区置,属广汉郡(治今四川金堂县东)。为※十三氐道之一。东汉属广汉属国。治所在今甘肃文县西白龙江北岸。三国、晋改称阴平县(一说东汉改称)。南北朝时,清水氐杨氏曾以此为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