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军户

军户

①东晋、南北朝时,士兵及其家属的户籍名,因隶属于军府,故称。或称府户、兵户、营户。其子弟世代为兵,终身服役,除作战外,还要承担戍守、种公田、运输、修建等,社会地位低下,境遇惨苦,非经放免,不得脱籍。亦有以俘虏充当者,如宋沈庆之“前后所获蛮,并移京邑,以为营户”。北魏北方六镇戍防士兵,大多出自鲜卑高门或中原强宗豪强子弟,史称府户。初受优待,经数代之后,“役同厮养,官婚班齿,致失清流”。地位日趋卑下,低于一般农户,最终引起正光四年(523)※六镇大起义。隋开皇十年(590)后,军户逐渐兼属军府所在州县的民籍,同样可以受田、还田,并向政府输纳租调。 ②元朝户籍名称之一。即政府指定专门承担军役的人户。有蒙古军户、探马赤军户、汉军户、新附军户等名目。凡被指定为军户者,必须出成年男子到军队服役,父死子替,兄亡弟代,世代相袭。因来源不同,管理办法有别。蒙古军户、探马赤军户、汉军户在有关万户府或千户翼中设奥鲁管理,新附军户不设奥鲁,由管军官管理。政府对服军役者只发给口粮、食盐和衣装;马匹、兵器及其他费用均由其家庭供给,每年由奥鲁官向各军户收取,上交转发,后由各万户、千户直接收敛。可以减免税粮,杂泛差役全免。新附军户例外,须和民户一样当差纳税。汉军户中实行正军户、贴军户制。出军者称正军户,不出军只出钱津贴出军者称贴军户,用以贫富相资,保证兵源。军户常因负担过重而被迫出卖家产,有的破产逃亡。元代中期,军户逃亡现象甚为严重。③明代卫所军士,其子孙也得入军户。世袭为兵。清代屯卫兵丁和充配为军者,也称军户。

猜你喜欢

  • 哈赤

    元代蒙古官名。放牧大印子马群者及执事官员。时元廷有14道牧地,其“马之群,或千百,或三五十,左股烙以官印,号大印子马。……牧人曰哈赤。有千户、百户、父子相承任事。”(《元史·兵志三》)隶属太仆寺。朝廷

  • 黄水

    见“潢河”(2464页)。

  • 祭天金人

    匈奴祭祀用偶像。其俗敬天,无一事不归之于天,单于自称“天所立匈奴大单于”,击败西域诸强族也称“以天之福”。司马贞《史记索隐》引韦昭语:“作金人以为祭天主。”又引崔浩云:“胡祭以金人为主,今俘图金人是也

  • 西魏恭帝

    见“元廓”(232页)。

  • 岷州千户所

    明代西北卫所名。洪武四年(1371)正月置。治所在今甘肃岷县。属河州(今甘肃临夏)卫。时何锁南普为河州卫指挥同知,下置千户所8,此即其一。

  • 巴克特拉

    见“蓝市城”(2316页)。

  • 出连乞都

    十六国时期西秦大臣、鲜卑出连部首领。见“出连”(567页)。

  • 昆玉

    昆仑山之玉的简称。产于新疆和田地区,故又称和田玉。是玉石中之最佳者。质地细腻,色泽明亮。早在春秋战国时,就以玉质精良而名闻遐迩,被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帝王视为珍宝。历史上西北各族王公,也常将其奉献于中央王

  • 杨赛音不花

    见“杨赛因不花”(980页)。

  • 阿勒坦·托卜赤

    见《蒙古黄金史纲》(2343页)、《蒙古黄金史》(23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