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词语>历史百科>民族起源>刘震寰

刘震寰

1912—1971

冀鲁边区回民支队创建人之一。河北沧县人。回族。193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后历任中共冀南抗日第六军分区六大队指导员、沦县五区区长、津南支队第六大队长、冀鲁边区回民抗日救国会武装部长兼敌工部长。边区抗日大队长。1940年在边区党委领导下,与王连芳等创立“冀鲁边区回民支队”,任支队长兼黄骅县县长。后改为渤海回民支队,曾领导支队粉碎日伪军多次扫荡,解放无棣、阳信、惠民、黄骅等县,歼灭日伪、汉奸2300多人,缴获各种枪支2600余支,为抗日革命根据地的巩固和发展,作出重要贡献。抗战胜利后,奉命率领渤海回民支队出关,任支队长兼党委书记。率部参加辽沈会战,为保卫东北铁路安全,巩固和发展东北根据地做了大量工作。后入关南下抢修津浦、京广铁路,淮河、汩罗江大桥等,受到第四野战军的通令嘉奖。1949年7月,回民支队改编为铁道兵团第二师,任师长。衡阳铁路局副局长。1951年4月又率二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青川江、大同江奋战两年多。后升任铁道兵干校校长、兵团党委委员。1954年归国,带领铁道兵,参加西北社会主义建设。历任甘肃省委统战部副部长、固原地区党委书记。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后,先后担任工委秘书长、民政厅长、中共宁夏区党委常委兼统战部长、自治区政协副主席等职。逝世于青岛。

猜你喜欢

  • 塔山卫

    明代在东北女真地区所置卫之一。永乐四年(1406)二月,女真首领塔剌赤、亦里伴哥等45人来朝,明廷以其居地置卫。命塔剌赤等为指挥同知、卫所镇抚、千百户。卫地初在今黑龙江省呼兰河流域肇东、呼兰及木兰、巴

  • 宝宝

    见“道克顿”(2299页)。

  • 慕容曦皓

    689—738唐代吐谷浑王族。又作慕容希皓、曦光,一说曦光、曦皓非同一人,字晟。慕容氏。※慕容宣赵子。初为本部观乐王、燕王。武周长安四年(704),授游击将军、守左豹韬卫翊左郎将,后历封忠武将军、行左

  • 务达海

    1601—1655清初将领。满族。爱新觉罗氏。清太祖※努尔哈赤侄,※穆尔哈齐第四子。后金天聪八年(1634)任骑都尉。清崇德三年(1638),授刑部左参政。四年,封三等辅国将军。五年,擢镶白旗满洲副都

  • 德色赖托布

    1875—1940清末民国时期蒙古王公。内蒙古敖汉旗人。博尔济吉特氏。色丹那木济尔长子。光绪十七年(1891),金丹道教起事,在拉西理和德力根保护下,乘夜越墙逃出贝子府,至奉天。清廷派军并调昭乌达盟各

  • 宗室完颜

    见“完颜”(1142页)。

  • 博布

    门巴族妇女服饰。门巴语音译,意为“披挂在背部的整张毛皮”。相传唐代文成公主入藏时背披毛皮,当地妇女竞相仿效,后相沿成俗。一般为牛犊皮,岩羊皮或麂子皮等,以周围有白毛者为佳。民间以为妇女出门必须披挂此物

  • 福依基

    赫哲语音译,意为“鹿角神帽”。又称“胡也刻”。流行于今黑龙江省三江平原赫哲族地区。为萨满的重要神具之一。旧时赫哲族萨满的神帽有初级神帽、鹿角神帽两种。男萨满戴的鹿角神帽(女萨满戴的神帽与初级神帽相似)

  • 蒙古实物租

    清代蒙古阿拉特(平民)向封建领主缴纳的一种赋税。在蒙古地区,封建领主对其领地的牧场和牧地享有支配权,除优先占有水草丰饶的最好牧场,供自己饲养放牧外,将其余牧场分给所属阿拉特使用,阿拉特须按规定向领主缴

  • 班楞

    藏语音译。后藏地方贵族家族之一。全称班角楞布。家族成员中有:噶准班角楞布索诺木扎什,始见于乾隆五十五年(1790)的有关著作。五十七年(1792)奉命往哈剌乌苏地方调查士兵逃亡事;道光十年(1830)